風平浪靜後,一道彩虹中,人們看到兩隻美麗的蝴蝶比翼飛舞、形影相隨,飛上了天空,傳說那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精魂所化。上天感念他們的情義節烈,賜予二人在天上團聚,結為永世夫妻。於是,人間留下了一段淒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千古傳唱。
然而,這個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故事,我們讀懂了嗎?
一見如故 義結金蘭
晉朝的士族小姐祝英台,生得才貌雙絕,不但女紅做得好,還喜讀詩書,從小敬佩班昭、蔡文姬的才學。當她長到十五六歲的時候,看到那些外出求學的男生便心生羨慕,一心嚮往訪師求學。
父親說:「自古哪有女子外出求學的?」英台想出一條大膽妙計:女扮男裝!她千方百計說服了父母。就這樣,她扮成一個清俊瀟灑的公子,丫環扮作書童,離家遠行了……
在一座橋上,她們遇見了比英台大兩歲的布衣書生梁山伯,也是去學館求學的。山伯出身平民,性格忠厚篤誠。二人一見如故,意氣相投,很快就互引為知己,結拜為兄弟,隨後一同上路了。
情深義厚 精神契合
來到學館,他倆被安排住在一個老舊房屋裡。山伯把英台推到有窗子的裡間,笑說他來為大家公子遮風擋雨,然後就坐到桌前埋頭讀書去了。
在學館這個男人世界裡,英台顯得既弱小又出眾。山伯對英台真像對親弟弟那樣,生活上對她照顧得十分周到。學館裡有調皮搗蛋的同學以武力挑戰英台或有同學將力氣活兒推給英台做的時候,山伯就會挺身而出為她解圍、幫她幹重體力活兒,他成為了英台的強大後盾。
他們白天同去講堂聽課,晚上回到宿捨共讀詩書,閒暇時結伴散步賞景,還一道去祭拜孔廟、遊學東吳。兩個人從早到晚有說不完的話,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英台不喜歡學館中那些桀驁不訓、玩世不恭的同學,也不喜歡個性張揚、做事不考慮別人的公子哥兒,她只喜愛才高學富、溫良忠厚的山伯。
春花秋月,兩人就這樣以兄弟相稱,相互照應、相互提攜,一晃竟同窗三載。
一個克制守德 一個清心寡慾
在朝夕相處的日子裡,英台對山伯漸生愛慕,情感溫婉而深長,卻又無法對他說破。「我祝英台非梁山伯不嫁」,她只能在心裡這樣默默祈禱。
三年之中,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她並沒有因情愛而亂了心性,始終恪守女德。無論晝夜、寒暑,在寢室以外,英台始終衣不解帶。夏天,人們都換上了單衣,可她還得裡邊女衣、外面男衫,熱得不行。需要換洗衣服或洗澡時,她就帶著丫鬟裝扮成的書童遠遠地避開。山伯雖有時也起疑惑,但均被英台支吾過去。
本性質樸的山伯,也始終像兄友一樣善待、禮遇英台,規規矩矩,從沒有逾禮的舉動,而且他的心思都在學問上,清心寡慾,因此,直至學業完成時,他對英台是女兒身一事竟毫無覺察。
十八裡相送
直到有一天,英台收到家書,父親念她已到了成年結婚的年齡,催她返家。
啟程那天,山伯十八裡相送,走過一條條路、一座座橋,兩人依依惜別。一路上,英台幾次想向山伯表露情感,卻欲言又止,畢竟那是個不能自許婚姻的時代。她只好借物抒懷,暗示、啟發他。可是,山伯仍渾然不覺,思無他念。
最後,英台只好託詞說:「我家有個與我同胞的九妹,我來說媒嫁與你如何?」山伯一聽便高興地答應了。兩人約定七月七日梁山伯去祝家相親。
一般梁祝傳說的結局:忠義感天地,魂魄化彩蝶
在晉朝那個最講究門第的朝代,梁山伯自認出身寒門,配不上祝家,遲遲沒能前去相親。直到趕考歸來,被任命為縣令,才去祝家造訪。可是延誤了約期,英台的父母已將女兒許配給趙州知府的公子馬文才了。
英台紅妝翠袖、羅扇遮面出來相見,向山伯行側身禮,山伯方才恍然大悟,原來她就是聰明美貌、早已對自己芳心暗許的九妹!
當得知英台將被迫嫁給馬文才後,山伯懊悔至極,英台也萬分傷痛。但是他們懂得,男女之間的情感婚姻,都是過去世因緣的結果,如此陰差陽錯,一定是天命所致。他們不願違逆天意,也不願傷害父母,只能選擇放棄私情,揮淚作別。同時,二人不約而同地暗暗許下心願:「此生不能成婚,但求往生能在一起。」
梁祝淚別後,山伯做了縣令,據說他清正廉潔,因治水積勞成疾;加上他總是追憶與英台讀書時的美好情景,友情、愛情、悔恨交織在一起,憂思過度,不久便英年早逝了。臨終前他囑咐,把他安葬在與英台結拜的地方。人們遵遺願照辦了。
英台出嫁那天,原本風和日麗,乘舟行到冢西的古道附近,突然狂風四起,水面遇大風浪,不能前行。英台問後方知,此處是梁山伯墓所在之地。她執意登岸祭拜。來到山伯的墓前,扶碑失聲慟哭……正在這時,忽然飛沙走石,地面裂陷,英台墜入其中被掩埋。
風平浪靜後,人們看到二隻美麗的蝴蝶在彩虹中從墳上飛起,形影相隨,比翼飛舞於天地之間,傳說那是梁祝兩人的精魂所化。
他們的故事傳開後,人們為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忠孝仁義及他們之間生死相隨的情誼所感動。晉朝丞相謝安聽到此事後,上奏朝廷,為二人的墓取名為「義婦冢」。
一部不同凡響的正劇:守護神性,天作之合
不過,作者更喜歡2019年神韻晚會上舞蹈「梁祝」那個不同凡響的結局:山伯趕到祝家發現英台竟是個女子,向她表明了愛慕之意。英台也向父母訴說了她對山伯多年的仰慕和堅貞。此時,馬文才等多位富家子弟來上門求婚,都被英台一一婉拒。最終,在天地作證和父母的祝福中,梁祝終結百年之好。
英台與異性山伯朝夕相處三年而克制守德,不失貞節,這是貞;她不嫌山伯貧寒,山伯對她恩義如兄,彼此忠貞不渝,不離不棄,跨越了生與死的界線,這是忠和義;他們的愛情裡沒有金錢和物慾的雜質,完全出於對彼此品德和才華的敬重、敬愛和珍惜,達到了精神上的純粹和極致。
梁祝不因男女私情就忤逆天意、與父母抗命,而寧可自己承受、忍耐思念和離別之苦,這是敬天,是盡孝。
不僅愛情,上天賦予人間的真情都應是如此誠摯、無私、純潔、忠貞的,梁祝守護住了這些上天賦予的美好品性,因此能感天動地。上天看重這樣的生命,於是成全了他們,給了他們一個美好的結局——最終相守相依,不再分離。
梁祝故事的結局不應是悲劇,應該是一部正劇。它蘊含在情感中的中國傳統道德價值,一直會千古傳唱下去。@*#
參考文獻:
(唐)張讀《宣室志》
(明)徐樹丕《 識小錄 》
(清)邵金彪《祝英台小傳》
──轉自《大紀元》
(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