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診於中醫的民眾,可能聽到中醫師告訴自己有「血虛」而感到一頭霧水。明明不久前西醫的健檢報告顯示自己的血液數據都正常,怎麼突然就得了「貧血」?
其實中醫說的「血虛」和西醫的「貧血」(anemia)非常不同。西醫的「貧血」有嚴格的定義,是指男性血紅素低於13mg/dL,女性低於12mg/dL的情況。事實上,西醫是以「濃度」的概念來定義貧血;而中醫的血虛,是指體內血液不足,導致五臟六腑、經絡缺乏血液濡養所造成的一些症狀,其範疇較廣,當然也可以包含西醫的「貧血」概念。
可以這麼理解:健檢報告的數據正常,只表示血紅素「濃度」足夠,但若「總體」的血液不足,就算紅血球、血紅素濃度足夠,仍有可能造成中醫的「血虛」。
血虛可能的症狀有:臉色較蒼白或萎黃,容易頭暈,常常覺得累,看東西模糊不清,心悸,失眠,健忘,沒有食慾,手腳發冷,甚至發麻,舌質較淡,指甲顏色偏淡,可能伴隨有一條一條的豎紋,女性還會出現月經不調,遲到或不到。
造成血虛的三大原因
血虛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1. 進來的不夠
《內經》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中焦一般指的是消化系統,這句話揭示了血的來源是從中焦取得營養變化而成的。
所以,三餐正常、足量才能保證身體獲得足夠的營養來化生成血。有些人為了減重,常常過度節食,是臨床上導致血虛相當常見的原因。
其實中醫說的「血虛」和西醫的「貧血」(anemia)非常不同。(pixabay)
2. 化血動能不足
作息不正常,也會導致血虛。《內經》說:「人臥則血歸於肝。」肝經運作的時間是凌晨1點到3點,這時是肝經將血液淨化的時間。如果不好好睡覺,肝經就不能好好的淨化血液,導致血虛。
另外,飲食過飽、暴飲暴食也會使消化系統負荷太重,導致無法正常生血而造成血虛。
3. 流失的太多
若腸胃道潰瘍出血,會導致血虛。而對於女性,每個月的生理期都會定期失血,因此更應該注意血虛的問題。
一些用腦較多的族群,如設計師、學生等,勞心耗神的想事情,較易耗血。《內經》說:「久視傷血」現代人多使用電腦工作,或是沉迷手機遊戲,這些3C產品的強光常導致眼睛疲勞、頭暈目眩或失眠等血虛症狀。
四個中醫補血妙方,讓你遠離血虛
有血虛問題,就得補血。如何補血呢?調整飲食習慣及生活作息當然是首要的。而中醫自古有很多補血的妙方。
● 四物湯——補血藥方之母
四物湯是常見的補血藥方,最早記載於宋朝出版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地黃、芍藥、當歸、川芎組成。女性生理期若經血量不足,或有容易疲勞等血虛症狀,非常適合使用四物湯來調理,且民間也常以四物湯為湯底來燉煮藥膳。(推薦閱讀:四物湯是「補血聖品」這時喝最好 但有4大禁忌)
許多更有效的補血藥方,也是以四物湯為基底疊加而成,例如常聽到的「八珍湯」及「十全大補湯」便是。
由於電視廣告的緣故,民眾多誤以為四物湯是專屬女性的補血藥方,有些男性患者看到中醫師開立四物湯,會覺得害臊,甚至拒絕服藥。其實只要有「血虛」,無論男女,四物湯都是非常好補血藥方,千萬不要再認為四物湯是女生專屬的了。
如果有捐血習慣,捐血前兩天吃點四物湯,也可以預防捐血後的頭暈。
四物湯能補血養血,男性女性皆可服用,但有其飲用禁忌。(談古論今話中醫提供)
● 歸脾湯——適合勞心、煩惱過多的人
歸脾湯的組成有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當歸、酸棗仁、桂圓肉、遠志、木香、甘草、生薑、大棗。除了當歸、酸棗仁、桂圓肉等補血的藥外,也加入了人參、黃耆、白朮等補氣藥。
這個方子之所以成為歸脾湯,表示主要治療的臟是「脾」,中醫認為:「脾主統血。」脾可以維持血液在正常的管道運行。如果「脾不統血」,就會有不正常的出血現象,例如痔瘡。若是女子脾不統血,就可能出現月經量過多,過了生理期,經血仍滴滴答答不停止。歸脾湯中的補氣藥可以快速幫助身體先止血,而補血藥會慢慢地將流失的血液補足。
歸脾湯中的遠志,有養心安神的作用,若是勞心過度的工作者、設計師,因過度思考、煩惱造成的心悸、失眠、頭暈等血虛症狀,也很適合使用歸脾湯。
● 升血湯——化療病人的好選擇
升血湯是由北京中醫醫院腫瘤科的專家們所創立的藥方,由生黃耆、黃精、雞血藤、枸杞子、菟絲子組成,專家們也將這張方子取了一個可愛的別稱:「二黃雞狗兔」。主要用於化療後出現的貧血副作用。
腫瘤病人化療之後,常會有白血球降低、血色素不足等貧血現象。專家根據症狀,歸納出化療後患者常有氣虛、腎虛等現象,因此使用黃耆補氣,並用黃精、雞血藤、枸杞子、菟絲子等補腎生血。
● 代赭石——缺鐵性貧血患者適用
歷代中醫的醫書中,有不少記錄代赭石有「養血」的功效。中醫臨床上其實不常使用代赭石來補血,但有些貧血患者,使用代赭石確實達到很好的補血效果。代赭石的主要成分為含三氧化二鐵(Fe2O3),依現代藥理研究,代赭石類似於西藥的「鐵劑」,適合缺鐵性貧血的族群。
雖然血虛有很多方劑可以處理,但是如果有類似的症狀,也不要認為自己單純就是血虛而亂吃補血藥方。其實,血虛可能還伴有氣虛、血瘀等遠比想像中複雜的症狀,自行亂吃補方,輕則無效,重則上火,甚至愈吃愈糟都有可能。出現相關症狀後,先諮詢中醫師較為妥當。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