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叩齒」10下防牙齒鬆動!實用五官抗老法

2020年09月12日健康
隨著年紀增長,難免會面臨一些衰老的問題。五官的衰老尤其令人苦惱,耳鳴、老花、鼻塞、牙齒鬆動⋯⋯奪走了生活中的諸多樂趣。其實這些症狀都可以很好地改善。學會五官調養法,對於照顧家中的父母長輩以及自我保健都大有裨益。
「五官」是中醫特有的名詞,西醫沒有這一概念。中醫傳統講的五官是指「眼睛、耳朵、鼻子、口唇、舌頭」。五官對應至五臟,分別對應「肝、腎、肺、脾、心」,因此,五臟的健康也會反映在五官上。
養五官,先養脾胃
通過調養五臟,就可以養五官。養五臟首先就是養脾胃。為什麼脾胃這麼重要?《皇帝內經》講「胃者五臟之本」。特別是在五官疾病裡,眼睛乾澀、耳鳴、嗅覺變弱,都和脾臟有關。
中醫認為,人的衰老,是從小孩的純陽之體到老人逐漸陰虛的過程。五臟有上有下,有左有右,唯獨脾胃在正中間。人的氣機以脾胃為中軸,而五官在人體的最上面,所有的陽氣都往上供應。氣推動血液向上走,中醫說「目得血而能視」,眼睛要有足夠的血液來滋潤,視力才能好。當你氣虛的時候,氣推動無力,眼睛得不到足夠的血液,就開始昏花,耳朵得不到足夠的血液,就開始耳鳴。
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推腹法」,從本質上調理脾胃,養五臟:
● 推腹法
1. 首先找到兩個穴位:
膻中穴:位於兩乳中間的心窩處
關元穴:位於肚臍下四橫指處
2. 躺在床上,用手掌壓住膻中穴,從這個位置開始,緩慢地一路按壓著下滑。推的力道要輕重適度,太輕達不到效果,太重會壓得身體不舒服。一直推到關元穴。
3. 從關元穴繞肚臍順時針轉6圈。
這就完成了一組動作。如果時間充裕,建議早晚都做,飯後也可以做。每次推10次。
每天「叩齒」10下防牙齒鬆動!實用五官抗老法
推腹法動作。(健康1+1)
「推腹法」是一個治本的方法。推完後,調理脾胃,改善消化、排泄,大小便通暢了,利於體內濁氣排出。濁氣降下去了,陽氣才能上升,五官才能得到滋養。
常見的五官老化症狀 + 改善方法
用「推腹法」養好脾胃後,開始調理五官。以下幾種常見的五官老化症狀,都有相應的調理方法:
● 視力變差、眼睛老花
眼睛不好,最簡單是用「運目法」調養。早上醒來,閉著眼睛,眼球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然後順時針轉、逆時針轉。一組動作每天做10~20次。
食補:眼睛老花是身體的陰精不足導致的,最簡單的食療法就是枸杞子泡菊花茶。每天堅持喝,才能看得到效果。
● 牙齒鬆動
牙齒鬆動、掉牙也是老年人的常見問題。預防牙齒鬆動,每天可以做「叩齒」。叩齒是古人推薦的一種良好的保健方法,就是空口咬牙,上下排牙齒敲擊。每天叩100下,早上50下,晚上刷牙後再叩50下。
食補:中醫講「齒乃骨之餘」,牙齒和骨頭的關係最密切。腎主骨,牙齒鬆動表示腎氣不足。可以用「骨碎補」這味藥,配合杜仲、枸杞,每天泡茶飲用。杜仲不易泡開,可以泡之前先煮5分鐘。這種代茶飲對於慢性的牙齒鬆動、老人家腎虛型的慢性牙痛都有很好的幫助。
● 口臭
有口臭先要看牙醫,以防是牙周病、牙齒縫隙大等病症引發的口臭。若排除這些狀況後仍有口臭問題,可以通過按大陵穴來調理。因為很多口臭是胃火旺引起的。大陵穴位於腕橫紋的中點處,每天按揉,能降胃火。
食補:可用藿香調理。大家都聽過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丸,在中藥裡有一付藥叫藿香。此外還有白芷、金銀花。拿這三味藥煮水,每天用來漱口,可改善口臭。
● 耳鳴
老人耳朵退化,首先表現為耳鳴。中醫講,耳鳴久則聾。耳鳴久了,聽覺就開始退化。
改善耳鳴有一個手法,叫「震天鼓」。用兩個手的手掌捂住耳朵,慢慢地壓進去。位於腦後左右兩側的手指,分別用指腹敲擊後腦,就像敲鼓一樣。
每天「叩齒」10下防牙齒鬆動!實用五官抗老法
震天鼓動作。(健康1+1)
敲完後鬆開時,力道不要太猛。因為耳朵已經有壓力了,力道太大耳膜容易受傷。所以鬆的時候,掌根稍微往前傾一點,輕輕鬆開來。像這樣一次敲20下為一組,做3組就夠了。
食補:可用六味地黃丸或知柏地黃丸來保養耳朵,因為耳鳴和腎陰不足有關。
● 鼻炎、鼻塞、嗅覺退化
對於慢性鼻炎或嗅覺退化,比如過去能聞到味道,現在花也沒有那麼香了,飯也沒有以前那麼好聞了,不管是哪一種,都可以使用搓魚際穴的方法。
魚際穴位於拇指下方第一掌骨的中點。雙手魚際穴相搓,不斷地摩擦。搓的時候儘可能接觸穴位。搓熱後,放在鼻子兩翼處,搓鼻翼。等涼了後,雙手再重新搓魚際穴。
兩手相搓時,搓幾下沒關係,重點是要搓熱。每天堅持做這個動作5~10分鐘。
每天「叩齒」10下防牙齒鬆動!實用五官抗老法
搓魚際穴動作。(健康1+1)
魚際穴屬肺經,能夠從經絡上來調理肺部。因為肺的外殼是鼻,所以鼻功能不好直至於肺。刺激魚際穴,就能振奮手太陰的正氣,提高肺功能。
食補:可使用白芷、石菖蒲各6克,加3克川芎代茶飲。石菖蒲要煮一煮再泡。這樣喝能夠緩解鼻塞、流鼻涕等症狀。
最後要記得,無論用哪種方法調養,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恆。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