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陽生 抗疫良藥早已現曙光

2020年12月21日文化漫步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0年12月21日訊】庚子年──2020年的冬至在公曆12月21日這一天日落後的時分。每年到了冬至這一天,「補冬補正氣」、「冬至一陽生」、「冬至大如年」的話兒總是紛紛響起。然而,2020年的冬至落在忐忑不安中,世人還處在武漢肺炎(新冠狀病毒)的困局裡。濟德中醫診所院長鄧正梁說:「武漢肺炎不是一般的肺炎,是一種瘟疫。」從去年冬至到今年冬至這時節,各國各地的人都活在「瘟疫」的考驗中。
當下武漢肺炎(冠狀肺炎)的疫情見高不低,由於病毒傳變出複雜的疫情,跨入2020年冬至,人間面臨更嚴峻的生死考驗。怎樣面對瘟疫?怎樣解疫?當下處在冬至「一陽生」的陰陽轉捩點上,人間也能見到抗疫曙光嗎?
瘟疫和人類社會相隨
回顧歷史,瘟疫都和人類社會相隨,它或隱或現,而在重要關頭改變了人類的歷史,尤其是在世道動亂、人心嚴重敗壞、道德信仰墮落的時期。一個朝代可能就在瘟疫大流行中走上終結,這種史例不少,明朝隨著瘟疫大流行而亡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明末萬曆、崇禎年間,瘟疫一波一波起,許多地方甚至一門、一巷全都死絕,怵目驚心,慘不忍睹。出生江南吳縣的醫生吳又可(吳有性)在崇禎十四年(1641年),目睹直隸(今北京一帶)、山東、浙江等地瘟疫下的慘狀,思救心切。
當時的醫師都以傷寒法治療瘟疫病,結果往往得不到療效。吳又可推究病源,深入辯證,提出了新的治療見地,又製作藥方,總算在臨床治療上得到很大的成功。他指出「疫者感天地之癘氣」、「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強弱,觸之者即病。」他把平日醫病「所用歷驗方法」,詳述於所著《溫疫論》(見《溫疫論》序)。他治療瘟疫和傳統中醫治病都強調「正氣」,神傳文化的中醫學,從黃帝以來就強調「正氣」,「正氣」強,邪不奪、魔不能侵。吳又可在診斷時「察其邪氣之有無,正氣之虛實」,正氣不足就要補正氣。在傳統藥方之外,他創發了「達原飲」和「三消飲」方劑,配合先人的藥方來使用,針對當時的疫病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達原飲一直流傳到當今,在本次武漢肺炎疫情中,達原飲是中醫治療的基礎方。[1] 但是,今人用達原飲並沒有達到吳又可當時治療瘟疫的功效。可見今世之猛疫反應人心變異、病毒變異,人間的「正氣」消退喪失,舊時的方劑已經力有未逮。就好像吳又可那世,醫生們用「傷寒病」的醫療法子去對待瘟疫一樣,無法對症下藥。
解困良藥 「九字真言」
在此次大疫中,醫院人滿為患,即使住進了醫院的人,得不到醫療的也比比皆是,因為醫院並沒有對症的藥物和治療方法。幸運的是,有一道曙光乍現,我們發現了對應武漢肺炎的良藥、藥引子[2] 早已在人間流傳,而且就在大疫中治癒了醫院無法救治的病人。
醫學博士董宇紅和許凱雄的研究《念九字真言——武漢肺炎臨床療效的研究報告》(點入閱讀),以嚴謹的醫學研究方法,明證「九字真言──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具有不可言喻的醫療功效,超過了物質層面的認識。「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這「九字真言」,從1999年以來在神州大陸由李洪志師父傳出,已經傳世21年,是這亂世中的福音,救度了不少有佛緣的人;這一次在大疫情中,「九字真言」又帶給絕望的染疫者重生的生機。事實不辨自明,「九字真言」讓人見證大法的慈悲洪恩,扭轉了不信神之流的錯誤觀念,帶給人們在大疫考驗中的一條生路!
冬至一陽生 抗疫良藥早已現曙光
2020年12月5日,約5,400名來自台灣各地的部分法輪功學員,齊聚在中正紀念堂的自由廣場,排出九字真言「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圖像。(陳柏州/大紀元)
不同世代,瘟疫一直在考驗人,最終驗證了精神信仰的超常。董博士的醫學研究顯示,誠心念動「九字真言」,就有機會得到重生。見證了「九字真言」讓患者不藥而癒的神奇。這超常的神奇,不僅在中國人身上得到見證,同樣在各族裔的身上得到見證。這神奇讓世人感受到神佛救渡眾生的佛恩浩蕩,曉諭人法輪大法在末世的危難中救度眾生。知道的人將「九字真言」救命實錄(《【健康1+1】走出瘟疫奇特良方-九字真言救命實錄》)廣傳,將是造福他人,造福自己的大善事。
冬至──年中最長的一夜過後,第一道晨曦展現「一陽生」的生機,這種陰陽五行的運轉道理,從宇宙創生後運行有序,歲歲年年不改易,帶給人春天的希望。
「九字真言」解瘟疫救贖眾生,打破現代觀念不信精神力量、不信神的盲點,指示給人在災疫大難中的出路和希望。受到共產主義危害而不信神的人,若能重返神傳文化,謙卑自省,感謝神恩,美好的重生機會就在眼前。同化「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九字真言,真的讓人走過這場大疫的考驗,沐浴新生的曙光,這也是在2020年冬至,引領人類迎向「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最光明的希望!
(*更多實例,請點閱【抗疫良方】系列)
註[1] 參見:《慧姐話中醫 智慧來養生:【慧聊養生】神祕的藥引子》。 註[2] 吳瑭《醫醫病書》雲:「藥之有引經,如人之不識路徑者用嚮導。何今人凡藥鋪中不賣,須本家自備者,皆曰引子(*即「藥引子」)。」 @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