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頭——永動機直掛星空

2021年07月21日科技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7月21日訊】近代,工業革命的起點是蒸汽機,從此機器取代人力、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從此,近代文明開啟,人類也因此走上了此次文明的物質頂峰。
自從蒸汽機被發明之後,它也在同一時間帶動永動機發明的熱潮。蒸汽機雖然好用,但是唯一的不足就是它需要能源,不論是傳統的煤油還是近代的新型能源,沒有了原料,再好的蒸汽機都只能是個擺設。
隨着蒸汽機的被不斷普及,有人就想,能不能設計或者發明一種不需要能源自己就能動的機器呢?第一類永動機的琢磨着考慮的就這一個“既讓馬兒跑,又不讓它吃草”的機器,它不需要從外界輸入能量卻能夠不斷的輸出能量。
歷史上最著名的第一類永動機是法國人亨內考在十三世紀提出的“魔輪”,通過安放在轉輪上的一系列可動的懸臂實現永動,向下行方向的懸臂在重力作用下會向下落下,遠離轉輪中心,使得下行方向力矩加大,而上行方向的懸臂在重力作用下靠近轉輪中心,力矩減小,力矩的不平衡驅動魔輪的轉動。
舉頭——永動機直掛星空
<br/>第一類永動機模型:魔輪(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當熱力學第一定律問世後,人們才發現,這類永動機註定失敗,因為它違背了在地球這個場當中能量守恆的定律。隨後有人提出,設計一類裝置,從海洋、大氣乃至宇宙中吸取熱能,並將這些熱能作為驅動永動機轉動和功輸出的源頭,這就是第二類永動機。歷史上首個成型的第二類永動機裝置是1881年美國人約翰·加姆吉為美國海軍設計的零發動機(Zeromoter),這一裝置利用海水的熱量將液氨汽化,推動機械運轉。但是這一裝置無法持續運轉,因為汽化後的液氨在沒有低溫熱源存在的條件下無法重新液化,因而不能完成循環。
歷史上曾經有無數人痴迷於永動機的設計和製造,在熱力學體系建立之前,這些人中既有科學家,也有希望藉此成名發財的投機者,而熱力學體系建立後,致力於永動機設計的除了希望打破現有科學體系的“民間科學家”外,更多的則是一些借永動機之名牟取錢財的騙子。
如今,多國的專利局宣布不再受理任何永動機的專利申請,但是永動機的出現確實能夠引發我們對於物質和能量的思考。
深夜,當我們仰望星空,漫天繁星高高懸掛,行星圍繞着恆星旋轉,恆星圍繞着宇宙旋轉。同時,如恆河沙數一般的銀河系也在不停的旋轉,放眼望去,誰給它的能量讓它能夠轉動着巨大的輪盤不分晝夜的旋轉數億年?宏觀如此,微觀亦是如此。分子內旋轉,電子圍繞着原子核轉動,有是誰給加的能量呢?
都說沒有永動機,但是小到原子,大到銀河系,無時無刻不在運動中,眼睛看不見真相,迷失在了花花世界之中。當我們逐步揭開宇宙真相之時,也許永動機就在眼前!
(轉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責任編輯: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