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征時:中南海一號保鏢周洪許其人其事(2)

2021年09月23日時政評論
接上文
三,周洪許的入選審核
至遲自1942年延安「整風」以來,中共黨內就形成了極其嚴密的政治審查制度。1949年中共建政後,這種「政審」的範圍又逐步覆蓋到黨內、黨外的所有人,即政審對象全民化。在毛澤東時代、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政審不僅要按中共的「階級路線」及有關政策來審查被審查者的「家庭出身」、「階級成分」,還要從「路線鬥爭」角度來審查被審查者在黨內鬥爭中的派系歸屬及立場。
對毛澤東時代有關「家庭出身」、「階級成分」的政審標準,長篇小說《亮劍》裡的一段話說得既到位又形象:
各級黨委組織部、幹部部門的負責人們都有一條內部掌握的原則,出身不好的人絕不可升學、參軍、入黨、提幹。在軍隊中,這條原則執行得更不含糊,甚至有些特殊軍種譬如空軍飛行員、警衛首都的衛戍部隊,都需要上查五代、旁查五服之內,哪怕是你二大爺的小舅子的表叔曾在國民黨軍隊伍裡當過半年伙夫,也是一句話,政審不合格。」[7]
這段話裡提及北京衛戍區官兵的政審標準。而中央警衛局官兵的政審標準顯然更為嚴苛。至於中央警衛局局長的政審標準,那就自不待言了。
周洪許的「家庭出身」,想必上初級軍校時已經政審過了。有這樣一段文字談到這位農家子弟的身世——
[汶川地震時,周洪許的中學同學、四川省德陽市消防支隊羅江大隊教導員陳懷清] 還特別向我介紹了他的這位老同學從軍前那令人感慨的特殊身世:重慶萬州農家子弟,自幼聰穎好學,但家境貧寒,學業延續頗為艱難,全賴父親在山城當「棒棒軍」籌攢學資才得以完成高中學業;原本「考清華北大絕對沒有問題」,卻因不忍累及漸趨年邁的老父而攜筆從戎,報考了勿需巨額學資的軍校…… 「洪許每次回鄉省親,都要摸著老父扛『棒棒』的肩膀流淚……」陳懷清說。[8]
用毛澤東時代的話語來說,周洪許的父親屬於「貧下中農」。周父或許不能算中共「階級分析」傳統界定的「貧下中農」,因為他已經離開土地和農耕,常年進城務工扛活。不過這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日益普遍化的現象,而且還出現了「農民工」這樣一個中國社會的新群體。在中共高層不時顯現向「文化大革命」倒退傾向的情況下,用毛澤東的「階級分析」方法來生搬硬套地「分析」一下,周洪許大概還是應歸入「紅五類」吧。
按照「階級分析」初審合格之後,接下來就要從「路線鬥爭」角度來進一步審核被審查者在黨內鬥爭中的派系歸屬及立場了。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話語來說,這叫作調查被審查者是否「站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線一邊」;用現今的說法,就是看看被審查者如何「選邊站隊」。因此,周洪許與周小周、張海陽、郭伯雄的交集,自然會招來政審人員高度警惕加上高度挑剔的目光。中共組織部門、特別是中南海內的中央辦公廳通常會以其審查標準,斷然刪除這類人脈交集上「有問題」的所有人選。原因很簡單:既然中央警衛局局長人選政審要求嚴得無以復加,為什麼不考慮更為「放心」的人選呢?跟「有問題」的人沒有交集的人選不是更好嗎?
但接下來的問題是,跟「有問題」的人沒有交集的人選存在嗎?且不說已經在軍委、總部、大軍區、軍兵種當上「大領導」的將軍們,中共軍隊的其他將級軍官哪個跟軍委、總部、大軍區、軍兵種的領導沒有過交集呢?包括郭伯雄、徐才厚、房峰輝、張陽、劉源、張海陽在內的一大批有著不同程度或不同性質「問題」的幾乎所有「大領導」們,哪個將領沒有跟他們(中的某個人或某些人)照過面、握過手、談過話,甚至合過影呢?哪個將領沒有向他們請過示、匯報過工作,甚至接受過他們的指示或命令呢?恐怕極少有例外吧?再說了,當時誰知道這些「大領導」以後要出「問題」以及會出什麼「問題」呢?誰又知道今天的軍委及其部委、戰區、軍兵種的「首長」們,還有現任中南海政審部門的領導們今後會不會出「問題」以及出什麼「問題」呢?
周洪許少將當時雖然還只是校官,不過作為炮兵團這個全軍聞名的「先進單位」的當家人,接待、接觸「大領導」的機會自然比不少將官還要多。甚至他此前接觸頻繁的第14集團軍的兩任軍長後來都成了「大領導」——趙宗歧任職濟南軍區司令員及西部戰區司令員;周小周也任職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周洪許與趙宗歧當年的工作交集應該不致於被置疑,因為趙宗歧看來與薄熙來案沒有牽扯。其實只要不吹毛求疵,周洪許與張海陽、郭伯雄等「大領導」非經常性的工作交集或許也不應該被置疑,但他與周小周工作上的密切聯繫畢竟還是會令政審人員出於本能而擔憂、按照慣例而置疑的。現在,周洪許被委之以確保包括習近平在內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安全的「超級重任」,顯然是受到了「超級信任」。至於「超級信任」的前提,應當是有習近平親信的推薦或擔保;至於「超級重任」的前提,應該是周洪許軍事素質方面有過人的專長,且正好切合中南海當前警衛工作的實際需要。
習近平的哪位親信或哪些親信會推薦或擔保周洪許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問一下:習近平有哪些親信呢?習近平都信任誰呢?
根據中共官方媒體、海外中文媒體和各國媒體的長期報道及相關評論,以及從習近平的經歷和個性等方面來分析,習近平比較信任的首先是其故交舊知,還有就是他主政福建、浙江以及短期主政上海時的舊部(即所謂「習家軍」),另外可能還會包括駐紮於福建的原南京軍區第31集團軍(現東部戰區第73集團軍,軍部駐地福建廈門)的時任軍政主官。
周洪許現在的搭檔、至遲於2019年7月就任中央警衛局政委的陳登鋁即出身於駐守福建的原第31集團軍。這位「閩籍少將」或許正是經由具有該集團軍背景者推舉而任職於中南海的。但與習近平任職福建同一時期的該集團軍的軍長、政委,與現已撤銷建制的第14集團軍似乎都沒有(或極少有)直接交集,因此周洪許應該極少有可能是由他們推薦和介紹的。
一般被公認為習近平親信即「習家軍」人物主要有:丁薛祥、鍾紹軍、黃坤明、蔡奇、陳敏爾、李強、李希、楊曉渡、張又俠、劉鶴、陳希、栗戰書,等等。其中張又俠、劉鶴、陳希、栗戰書等人為習的故交(或可仿照「文化大革命」中「老紅衛兵」的叫法,稱之為「老習家軍」),鍾紹軍、丁薛祥、黃坤明、陳敏爾、李強、蔡奇、李希、楊曉渡等人為習的舊部。
以上故交中的栗戰書和陳希兩人,以上舊部中除鍾紹軍、丁薛祥、黃坤明以外的其他人,他們不僅與周洪許、第14集團軍沒有交集,而且其閱歷及工作與軍隊基本無涉。比之原第31集團軍時任軍長、政委,他們推薦和介紹周洪許的可能性更小,幾乎為零。
上述人員中僅五人有軍旅生涯或從事有關軍隊的工作,他們分別是張又俠、鍾紹軍、丁薛祥、劉鶴、黃坤明。
黃坤明僅於1970年代在原福州軍區廈門守備區服役三年,劉鶴僅於1970年代在原北京軍區第38集團軍服役三年,兩人此後的工作與軍隊、與第14集團軍均無關。丁薛祥沒有軍旅生涯,不過或可稱「兼軍職幹部」,因為他兼任的中央警衛局第一政委一職為軍事職務。丁薛祥2013年起任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兼總書記辦公室主任,2017年10月起任中央辦公廳主任兼中央警衛局第一政委,應該會參與對周洪許候選資格和入選過程的審查、把關,但極少有可能推薦、介紹周洪許。鍾紹軍中將(2019年授銜),原非軍方幹部,沒有在軍營生活過,2012年起進入中央軍委辦公廳工作,2017年8月起任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鍾紹軍的工作應該較多涉及薄熙來事件的後續處理、2015年至2017年的軍隊改革,等等。比之於其他人,他可能較多接觸過第14集團軍的問題及有關材料,應該會參與對周洪許候選資格和入選過程的審查、把關。不過鍾紹軍屬於政工幹部,而非軍事幹部,而且與第14集團軍人員很可能沒有什麼物理交集,因此推薦、介紹周洪許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與以上其他人相比,張又俠上將(2011年授銜)不僅現任中央軍委副主席,而且六年前曾受習近平之命、以中央軍委委員兼總裝備部部長的身分,於2015年3月率北京軍區第38集團軍(現中部戰區第82集團軍)一部突然入駐中南海,現場參與改編、重組中央警衛局,警衛局原局長曹清中將(2011年授銜)因此而被轉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此舉正與習近平當下起用野戰部隊指揮官的中南海安保警衛措施有契合之處。此外,張又俠早年的軍旅生涯、實戰經驗就出自第14集團軍。
1979年2月17日至3月5日的中越邊境戰爭,北京方面稱之為「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或「對越自衛反擊戰」,論其規模已經是一場大型局部戰爭。張又俠當時任第14軍(1985年改編為第14集團軍)第40師第118團3營8連連長,奉命率部從雲南省金平一線越過邊境向越南黃連山省老街等地發起攻擊,據說該連戰績還不錯。
1979年至1989年,中越兩國在邊境地區的糾紛時斷時續。戰事集中於1984年4月至7月的「老山戰役」為雙方在此期間一次規模最大的邊境軍事衝突。時任第14軍第40師第119團團長的張又俠率部參戰,並且在7月12日老山地區的戰鬥中挫敗了數倍於己之越軍的輪番進攻,全團記集體一等功。此次戰役中,張又俠在步炮協同、攻防轉換等方面指揮出色,一戰而聞名。
1990年至1994年,張又俠任第14集團軍第40師師長期間,周洪許先在初級軍校學習,然後在第14集團軍任尉級軍官。不過兩人為上下級關係的可能性較小,因為周洪許當時在該集團軍第31師當尉官的可能性較大(參見附錄一)。雖然此後的1994年至2005年期間,張又俠轉任成都軍區第13集團軍(司令部駐地重慶市;現西部戰區第77集團軍,司令部駐地四川成都崇州)的副軍長、軍長,但不管怎樣,周洪許後來任職的炮兵團畢竟在第40師這個張又俠指揮過的老部隊的編成之內,而且第13集團軍和第14集團軍又同屬成都軍區。因此,張又俠在第40師、第14集團軍、成都軍區都有較多老戰友、老部下以及老上級,有條件比較全面、切實地了解並掌握周洪許的情況,而且還可能與周洪許有過若干直接交集。2012年,時任中共總書記兼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平息薄熙來政變圖謀之際,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受命負責向成都軍區和第14集團軍派出共5個調查組,調查政變事件並做有關人員的思想工作,以化解政變危機。時任瀋陽軍區司令員的張又俠,因其熟悉成都軍區和第14集團軍情況並在那裡擁有人脈和威信,亦因其「太子黨」身分所帶來的其父張宗遜上將(1955年授銜)在軍內的影響力,或許也介入過有關調查組事宜。即便張又俠沒有介入或參與該次調查行動,他也還是中共軍方高層中最了解第14集團軍情況即周洪許成長背景的人之一。作為諳熟步炮協同的職業軍人和軍事主官,張又俠也有能力對周洪許這位炮兵團長的專業素質和指揮才能作出恰如其分的中肯評價。因此,張又俠推薦、介紹周洪許的可能性大於以上其他人,至少對周洪許的軍事素質及其指揮能力考察的最後把關,應該非張又俠莫屬。
中共體制用人往往重派系、輕才能,但軍事才能畢竟還是起作用的,尤其是在事關最高領導人生死安全的問題上。
周洪許之所以能夠任職中南海警衛局局長,多少還是取決於他的軍事素質及指揮能力所帶來的知名度。而他的知名度主要源於三件事:一是他2005年出任全軍聞名的「基層建設先進單位」第14集團軍第40叢林戰步兵師炮兵團的軍事主官,二是他2006年被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列入該年度《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和全軍優秀參謀人才名單》,三是他2008年在四川汶川地震災區領導、指揮炮兵團搶險救災得力並被記功。
周洪許被列入解放軍四總部頒布的2006年度《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和全軍優秀參謀人才名單》的時間為當年11月。這是四總部首次頒布這一全軍性、年度性名單。該年度名單中800名軍官大部分為團級,其中全軍優秀指揮軍官507名,全軍優秀參謀293名。該名單上,周洪許在全軍優秀指揮軍官之列,後來繼周洪許接任炮兵團團長的陳忠良在全軍優秀參謀之列 [9]。
周洪許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災時,第14集團軍時任軍長為周小周(2007年至2012年)。周洪許出任炮兵團團長以及被四總部列為全軍優秀軍官時,第14集團軍時任軍長為趙宗歧(2004年至2007年)。比起張又俠來,趙宗歧和周小周兩人顯然更為了解周洪許。
趙宗歧上將(2015年授銜)出生於平民家庭,軍旅生涯中最高級別任職為原濟南軍區司令員(2012年至2016年)、西部戰區司令員(2016年至2020年)。據海內外媒體報道的各種信息來看,他屬於比較典型的職業軍人,不像周小周、張海陽那樣貼近高層派系政治鬥爭旋渦。
趙宗歧1970年入伍,開始在第14軍第40師第118團服役,與張又俠同樣出身於第14軍第40師的經歷頗有相似之處。張又俠、趙宗歧兩人之間的關係與張海陽、周小周兩人之間的關係也有幾分類似。趙宗歧參加過1979年的中越邊境戰爭,時任第14軍第40師第118團偵察股參謀(張又俠時任第118團3營8連連長),多次率偵察分隊潛入越南境內執行偵察任務。戰後升任第14軍第40師偵察科科長(張又俠時任第40師第118團參謀長)。後來同樣參加了1984年4月至7月的「老山戰役」;在此期間,任第14軍軍部偵察處處長(張又俠時任第14軍第40師第119團團長),多次部署作戰區域敵情偵察,還曾帶隊馳援友鄰部隊。1985年至1989年任第14集團軍第40師第118團團長(張又俠時任第40師師長,為趙的頂頭上司)。此後擔任過駐外武官。1991年至1992年首度重回老部隊第14集團軍任第40師副參謀長(此時張又峽仍任第40師師長,兩人共過事)。1992年至2004年期間在西藏軍區、重慶警備區任職。2004年至2007年二度重回老部隊第14集團軍出任軍長 [10]。(參見附錄一)
由此可見,張又峽曾是趙宗歧的頂頭上司,而趙宗歧又曾是周洪許的上司。
[或可順便一提的是,在第14集團軍軍長任上,趙宗歧於2006年被聘任為著名軍旅題材電視劇《士兵突擊》的軍事顧問。2016年出任西部戰區司令員後,他又是本戰區軍歌《西部戰區戰歌》的詞作者。這樣的事例在中共軍隊將領中實屬罕見。]
2005年提拔周洪許擔任炮兵團團長、2006年提名周洪許作為全軍優秀指揮軍官候選人,應該都是趙宗歧這個第14集團軍時任軍長所為。不過,2020年或2021年向中南海推薦周洪許作為中央警衛局局長這個有著高度政治色彩的非純軍事職務人選,應該不太會是趙宗歧這個西部戰區時任司令員或前任司令員所為。
如上文所言,除了事涉直接的人事交集之外,周洪許的政審始終和中共黨內高層派系鬥爭大背景的不斷變動相關。中共十八大之後,習近平開始主政,由其親信所構成的「習家軍」開始崛起,「江派」明顯遭打擊。十九大前夕,「習家軍」繼續崛起,「團派」明顯被排擠。十九大期間,「習家軍」大幅崛起,「太子黨」明顯受冷落。
十九大之後,「習家軍」初步掌控政局,但其隊伍尚有限,還無法全面清除其他派系人馬,所以只能與「江派」、「團派」、「太子黨」三派餘部共存。在此四大派系及若干較小派系共存的背景下,習近平一方面繼續大力提拔作為其「嫡系部隊」的「習家軍」。另一方面,在「嫡系部隊」初具規模後,習近平開始注意收編「庶系部隊」,比如周洪許那樣與「江派」、「團派」或「太子黨」有交集但不屬於其中任何一派者。如果有「習家軍」人馬推舉擔保和特殊工作需要,「庶系」甚至也有可能任職要津而變為「嫡系」或「准嫡系」。所以,中共黨內高層派系鬥爭大背景的變化,也是周洪許能夠通過政審而得以任職中南海的原因之一。
(待續)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作者提供/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