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1月20日訊】6名河南人近日到山西盜採金礦導致全部死亡,這種「洗洞人」的命運引起外界關注。據長期從事洗洞的技術工人披露,這是個低成本、低技術、高收益的行業,一次可能賺到100多萬人民幣。
據陸媒《 中國新聞週刊 》報導,1月9日,山西省絳縣所屬的山西省運城市相關部門通報稱,發生在絳縣廢棄礦內的6名失聯人員死亡事件是一起盜採黃金事件,遇難6人均系一氧化碳中毒致窒息死亡。
「洗洞」這個行業由此引發外界關注。
一名熟悉「洗洞」行業的人士解釋,「洗洞」是指將含有氰化物的藥劑噴灑、澆灌至黃金廢礦、尾礦溶解礦石,投入活性炭吸附提煉出黃金。氰化物含有劇毒,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致操作者中毒死亡。
2021年12月30日,裡冊峪前峪村村民李川表示,本次出現事故的金礦於2006年被臨汾515地質隊勘探發現,隨後被轉賣給臨汾曲沃縣楊姓老闆開採,但是,「他們只有探礦證沒有開採證」。
李川回憶,2018年4月,裡冊峪周邊的金、鐵、銅礦全部關閉,封死洞口,楊老闆也搬離設備,去到保護區之外的麼裡鎮金礦繼續開採。楊老闆離開後,盜採事件頻發。
據盜採遇難者親友表示,盜採遇難者劉某藝在老家嵩縣以每天200元的薪酬「招兵買馬」,與田湖鎮人李某衛、大章鎮人白某宇、城關鎮人張某軍、趙某明、德亭鎮人李某龍、劉某彬組成盜採團隊,2021年12月6日到達絳縣。
開工前,劉某藝「打點」了裡冊峪村村委會副主任宋某慶、韓某卿、調解員李某志等6人尋求「保護」。
據運城市相關部門的通報,2021年12月14日,村民張某永將劉某藝從河南嵩縣購買的環保型黃金選礦劑「金蟬」等物品送至山腳下,趙某明、王某立組織人員將物品搬運至礦洞。
在宋某慶等人保護下,劉某藝等人入礦盜採。直到2021年12月27日凌晨3點54分,絳縣公安局接到劉某藝妻子報警稱,有6人在裡冊峪礦洞失蹤,盜採行蹤才暴露。
距離絳縣裡冊峪200多公裡、地處河南洛陽以西的嵩縣,其所在的熊耳山、伏牛山地區,是中國重要的金礦成礦區之一。
熟悉「洗洞」盜採行業的嵩縣人張超回憶,1990年代初,在嵩縣大章鎮,幾乎家家戶戶都組成家庭小作坊,利用堆浸提金方法盜採黃金,有部分人因此致富。
所謂堆浸提金法,是指將低品位金礦石堆積在由瀝青、塑料軟板或粘土等材料鋪築的防滲漏底墊上,用氰化物噴淋礦堆使金溶解,含金的「貴液」(多金屬混合體)從礦堆上滲濾出來,流入底墊上的集液溝,並輸送至儲液池中,然後再用活性炭吸附從「貴液」中收金。
「洗洞」團隊的合作模式也有兩種:一種是僱傭制,團隊老大牽頭,成員賺固定工資。另一種是合夥入股,以尾礦品位高低來定股份。
張超表示,他的一個朋友曾作為技術人員參與吉林一個「洗洞」團隊,因尾礦品位高,他的這個朋友選擇獲取股份,最後,整個項目淨賺4000多萬,「他們一共去了3個技術人員,每人賺了100多萬元」。
張超指出,在嵩縣,除了非法的洗洞原料、提煉工具可以輕易買到,還有很多地下煉金小作坊,在活性炭吸附黃金後,可以拿到這些地方給專業人士提煉,嵩線也有數十家金銀首飾店可以隨時收購黃金,也完全不問黃金的來路,因為他們很多人當年也是靠洗洞盜採黃金發家才能開店。
劉某藝等人在山西絳縣「洗洞」盜採事發3天後,在嵩縣大章鎮廟嶺金礦,又有3名德亭鎮人因「洗洞」盜採發生意外死亡。
「洗洞」盜採行業在嵩縣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地下產業鏈條。即使嵩縣近期發生兩起「洗洞」致人死亡事件,仍有商家正常售賣「洗洞」所需材料。
(記者劉明煥報導/責任編輯: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