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克仁:從鄧麗君登「陸」到方芳要中共教訓台灣

2022年01月20日時政評論
2021年歲末的大陸娛樂圈很不太平,多名演藝人員被列為「劣跡藝人」,有人補繳天價稅金、有人鋃鐺入獄──這些明星不僅斷送演藝生涯,過去的作品也通通下架,在網路上被消失、電視上被馬賽克。但2022年初,引起筆者關注的是突然有許多台灣藝人公開為「中共」站台,高唱主旋律。
首先是中國江蘇衛視在去年12月31日舉辦的跨年演唱會上,讓逝世多年,台灣人心目中「永遠的軍中情人」鄧麗君與中國男歌手周深合唱。電視台利用虛擬影像讓鄧麗君與周深合唱了《小城故事》、《漫步人生路》等歌曲,還有大陸歌迷感動得紅了眼眶。
鄧麗君無疑是上個世紀80年代最受華人喜愛的明星,她的歌曲不僅是在海峽兩岸傳唱,筆者在加州的海濱小城莫羅貝(Morro Bay)都曾聽見華人商家播放鄧麗君的歌曲。
許多大陸人對「小鄧」都有種特殊情懷,但鄧麗君終身未曾赴大陸演出,她在世時曾多次婉拒中方的演唱會邀約。
1989年5月27日,為支持北京八九民運,香港演藝界於跑馬地馬場舉辦了「民主歌聲獻中華」義演籌款,鄧麗君亦參與演唱了《我家在山的那一邊》,當時感動了無數聽眾。該活動逾百名藝人參與,連續12個小時演出不間斷,共籌得1300萬港元善款。時移事往,當年參演、支持學生的許多藝人已紛紛赴大陸演戲、拍綜藝;然而,倘若鄧麗君在世,她也會登「陸」嗎?
故人已逝,我們永遠也無法知道答案;但人們應都仍記得,鄧麗君在演唱會上公開說:「當我在中國演唱的那一天,就是我們三民主義在大陸實行的那一天。」
鄧麗君這樣的宣言,在今天看來無疑是「政治」很不正確了。
與鄧麗君一樣是外省子弟的台灣資深藝人方芳已移居大陸多年。她在一月初接受官媒央視《看台海》訪談時,除了表明支持兩岸統一,還語出驚人地表示:「小孩不講理,有時打兩巴掌他才知道。」似乎暗示著,「祖國」大陸應好好出手教訓不聽話的小孩台灣。
67歲的方芳曾活躍於台灣影視界,是少數擅長主持、演戲、舞台劇、相聲等多樣表演藝術的硬底子藝人;她也曾是許多台灣人童年歡樂的源泉,被譽為「女丑之王」。讓人詫異的是,淡出台灣演藝圈多年的她,前陣子忽然高調展示「中國居民身分證」,年初又明目張膽地「撐」中共──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方芳站上火線?甘願遭所有人嘲笑其為「老粉紅」?
筆者認為方芳並非黃安之流,為了賺大陸人民的熱錢趨炎附勢,在中國賠了健康、傷了身體後再灰溜溜的回台灣享用全民健保;她也不同於台灣歌星楊宗緯,為了便宜的房租移居廈門鄉下定居;方芳也不是為了爭取演出市場,如同在央視「啟航2022」迎新年特別節目上獻唱《我們同唱一首歌》的蕭敬騰、歐陽娜娜、陳立農等三位台灣新生代歌手。
方芳既不缺名、也不缺利,她心裡爭的可能是一口氣;猶如許多台灣保守派,她為台灣政黨輪替後日益消失的中華傳統文化憂心。方芳屢次受訪時都提及,她擔心台灣在去「中國化」的氛圍下失去了自己的根,或許正因如此,她才會有那「小孩不聽話應受管教」的驚人比喻。
但方芳卻忽略了「中共」從來都不等於「中國」,中國共產黨是摧毀中華傳統的劊子手,反右運動中夭折了多少知識分子、民族精英?文化大革命焚燒、砸毀了多少文物古蹟?錯將中共認為「祖國」,那不啻是認賊作父,「親中共」決不能換來兩岸安好、和平統一。香港的前車之鑑猶在,若相信中共政府可以「一國兩制」,相信台灣能與中共兩岸一家親,那無疑是與虎謀皮。
《我們同唱一首歌》由台灣作詞人方文山填詞,他用閩南語寫下「我說的你都知道,你都聽得懂,都擁有同祖先的名字」。合唱的大陸歌手袁婭維、張傑也特別負責了閩南語的副歌,整首曲子洋溢著台海「團圓」的主旋律。
筆者不禁為中共「與時俱進」的統戰技倆啞然失笑。2021年底,逝世多年的鄧麗君被迫在中國「虛擬」營業;老戲骨方芳粉墨登場要中共「教訓」台灣;然後陸續是多位知名台灣藝人在央視的節目演出表態,宣揚大陸房租低廉、地大物博──這一堆親共藝人名單族繁不及備載。
方文山在臉書發文稱《我們同唱一首歌》是公益歌曲,自己並未從中獲得任何費用;還是難免讓人感慨,既知道創作這樣的「統戰歌曲」會遭網民批評,又何必欲蓋彌彰的假公益之名呢?筆者不禁想起「香港的女兒」梅艷芳。
梅艷芳為了支持八九民運出錢出力,香港民主派人士司徒華在回憶錄《大江東去》中寫道:「為了抗議六四鎮壓,她多次拒絕應邀到內地演唱。以她那時的高身價,在眾人的心目中,正是返內地掘金的黃金機會。」梅艷芳才是真正的做公益,才是真正的展現了港台民眾與「中國人」血濃於水的感情。
梅艷芳若在世,會否赴內地撈金?她的親傳弟子何韻詩在去年底遭港警以涉嫌「串謀發布及煽動刊物罪」逮捕,獲准保釋後在社群發文報平安,同時提及對恩師梅艷芳的懷念。
何韻詩說:「時刻都想起今天是每年最特別的日子,也有靠哼著妳(梅艷芳)的歌(和明仔的歌)穩定自己的心。唱著唱著,好像有你們陪伴在旁,就不感到孤單了。」答案不言自明。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