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二十大外交記者會 分析:鬥爭成主線

2022年10月21日中國禁聞新聞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10月22日訊】10月20日,中共召開了二十大第四場記者會,聚焦當局的外交政策。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聲稱,將在習近平的領導下,繼續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評論指出,這可能導致國際關係進一步緊張。
二十大第四場記者會,中共對外聯絡部副部長沈蓓莉和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就「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大國外交」的主題與記者交流。但全場只開放印尼、敘利亞兩家外國媒體提問,其餘都是中國大陸媒體或港媒。歐美日韓和台灣媒體的提問申請都沒有獲得批准。
旅美時事評論員惠虎宇:「這個記者會目的是為了宣傳習近平的外交思想,為習近平二十大上的連任造勢。但是來聽習近平外交思想偉大成就的外國記者只來了兩個,都是國際政治中的那種邊緣小國。這個本身就打臉了中共吹噓的什麼大國外交成果。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不敢請西方記者來參加。」
最近中共駐英國曼徹斯特總領館官員毆打抗議者,引發國際社會對中共戰狼外交的極大爭議。而馬朝旭在發言中也頻繁提及「鬥爭」這個詞。
他聲稱「敢於鬥爭」是中共外交的精神品格,十年來通過鬥爭中共連續拿下台灣9個邦交國,在香港實施《國安法》,回擊佩洛西訪台,推進所謂的南海行為準則,拒不接受外國對中共的人權的指責等等。
惠虎宇:「(中共)它能算得上的外交成果實際上也就是搶了台灣的幾個邦交國。那在其它方面對中共來講,實際上全部都是災難性的。比如說你傳播疫情引發了全球的追討之聲;你與美國爭霸引發了美中的貿易戰;你把香港的繁榮給毀掉了;你跟日本、跟韓國的關係也越來越對立了;在中印邊界軍隊用棍棒石頭打了一場。」
整場記者會按照事先安排,記者根據筆記念問題,台上官員則念出事先寫好的書面回答。
印尼記者提問:「能否確認習近平主席將出席下月的巴釐島峰會?」。馬朝旭的回答共有912字,除了最後一句20個字提到:「中方領導人與會的消息,我們將適時發布。」其餘幾乎全是在讚美習近平。
敘利亞記者則提問中國外交十年來的成就。馬朝旭提到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中美關係三原則,以及中歐四大夥伴關係。
台灣東北亞學會副祕書長董思齊分析,這幾個關係在實際的國際政治中都已經發生巨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國際制裁以後,中俄關係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局面。而中美之間,美方已經明確提出是戰略競爭的關係。歐盟也在最近重塑歐中關係,將中共視為全面競爭對手。
台灣東北亞學會副祕書長董思齊:「中(共)國在吹噓自己對外關係的成長,那事實上這是違背於國際政治的現實。更重要一點是,當更多的國家依照著所謂自由民主的價值來聲討中國,同時也在科技產業上面,形成了所謂的安全和乾淨的供應鏈,將中國排除於外。這時候中國跟其它國家之間的關係是更加的競爭跟衝突。」
董思齊分析,鬥爭是共產黨本身的特質,中共在外交中強調鬥爭來維護自身利益,但是讓中國步入與世界對立的局面。
董思齊:「因為中國所主張的國家的主權和國家的利益,跟其它國家的主張是很大的不同,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執政下的中國對於普世價值的民主和人權是不重視的。同時最重要鬥爭的目標也不是為了人民的福祉,而是為了要讓共產黨能夠持續地執政下去。」
在習近平第三個任期開始之際,董思齊認為,中共會越來越傾向於和其它國家對抗,同時會非常重視鬥爭,不再隱忍也不再掩飾經濟上或政治一些野心,這可能導致國際關係進一步緊張。
編輯/尚燕 採訪/駱亞 後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