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京生:台海危機的分析

2024年10月07日時政評論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注意觀察台海可能發生的危機。台灣海峽如果發生戰爭,可能影響到周邊廣大範圍內的安全和利益,甚至延伸到美國和澳大利亞這樣遙遠的地方。所以不但日本、韓國,美國和澳大利亞、新西蘭都加入到相關的安全合作之中。
 
但是有一種議論說,這個危機可能會發生在遙遠的將來,甚至可能因為中國的內部危機而被延遲或者取消。真的是這樣嗎?還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推想呢?我們就來看看主動一方的歷史和規律吧。
在這場對峙中,中國大陸顯然是主動的一方。喊了幾十年的「統一」的口號,和極度擴張的軍事實力,大陸一方的動機變得更強了。經過美國幾十年來的支持和輸血,大陸的經濟實力已經緊追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同時,軍事技術和數量也已經超越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二,可以和美國掰一掰手腕了。就像川普前總統所說,在中美的軍事態勢中,中國占有地利優勢,離美國有一萬多公裡,離台灣只有兩百公裡。這種地理優勢削弱了美國的技術優勢,雙方勢均力敵。
 
許多論者按照正常國家的規律,認為中共的內鬥和經濟下滑,可能是最不可能發動戰爭的時機。這些論者可能沒有注意到共產黨不同於正常國家的規律。中國共產黨執政後的第一場戰爭,朝鮮戰爭,不是出於中共的主動決策,而是為了向他們的上級斯大林交投名狀,為了獲得蘇聯的支持和援助而介入的。當時的中共剛剛獲得政權,需要獲得大國的支持和援助才能穩定下來。所以這場戰爭也是為了內部穩定而放棄了統一的機會。
 
幾年之後的共產主義狂熱,造成了中國幾千萬人被餓死的巨大災難。隨之而來的是共產黨的執政危機和內鬥加劇。為了轉移人們的關注熱點,也為了戰爭能夠帶來的社會凝聚力,中共發動了對西藏和印度的戰爭,戰爭的對象是剛剛「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印度尼赫魯政府。
 
但是內鬥並未因此結束,只是得到了減緩。毛澤東先敗後勝,發動了他也無法控制的文化大革命。被打開的魔盒關不上了,怎麼辦?看看周圍沒什麼好打,就發動了和蘇聯的有限邊界戰爭,和強國之間發生戰爭,有足夠的理由對內大清洗,可以把掃清政治對手合理化。
 
文化大革命造成了經濟災難性的停滯,民情激憤,黨內鬥爭激烈,毛澤東至死也沒有能夠停止政治和經濟同時走向崩潰的局面。性格平和的華國鋒,是毛澤東留給毛夫人的過渡性領袖。但是毛夫人的囂張跋扈導致華國鋒只好與毛夫人的政敵合作,徹底結束了毛派政治勢力,讓被貶斥的鄧小平撿了個大便宜。
 
鄧小平的能力很強,但他在毛澤東的安排下的自辱行為,導致他在黨內和人民中的威信不足,怎麼辦?發動一場對外戰爭是快速提高威信的好方法。他隨便找個理由就開始了中越邊境戰爭。從將軍到平民都不理解,為什麼打勝了反而撤退並割讓領土?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這場戰爭的目的,只是為了提高鄧小平的威信。
 
現在又到了習近平的威信不足,民怨沸騰,經濟快速下滑的危急時刻。怎麼辦?有樣學樣發動戰爭,轉危為安,是中共政權的傳統。所以,內外危機恰恰是中共發動戰爭的規律,和正常國家完全相反。
 
環顧四周哪個方向最有可能呢?俄羅斯太大,印度隔著高原不方便,只有台灣名義上可以算內戰,很方便作為目標。全世界不是都承認一個中國嗎?這就是理由。到時候美國想介入都不是很方便。至少習近平這樣認為。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自由亞洲/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