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因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又被称为“美国仙丹”。但它所带来的水牛肩、月亮脸等副作用也让许多人闻之色变,甚至抗拒使用。事实上,不按照医生指示用药带来的后果,往往比不用更严重。
类固醇可救急 不是用了就有副作用
类固醇的正确名称为“副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强力的抗发炎及免疫调节的作用,从治疗皮肤红疹、过敏性疾病、气喘到自体免疫疾病、关节炎等,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体也会分泌类固醇,当出现上述疾病时,就需要更多外来的类固醇来缓解。
然而,类固醇可能带来许多副作用,例如青春痘、毛囊炎、月亮脸、水牛肩、扩张纹、骨质疏松、胃溃疡、抑制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伤口愈合变慢、三高(血糖、血压、血脂)、影响生长发育等等。
正因为此,很多人一听说要使用“类固醇”,就心生抗拒。
然而,医师选择用类固醇治疗疾病,有其必要性。京砚联合诊所皮肤科院长蔡逸姗表示,口服类固醇对发炎、过敏、免疫系统等疾病,相当于可“救命”的药。当病情严重难控时,需要类固醇迅速压制。但用药时会评估病情,并在医师监测下使用、调整药量。
另一方面,并非用了类固醇就会出现严重副作用。副作用的轻重和服用剂量、时间长短有关。剂量越大、使用时间越长,副作用发生的机率才较高。
一般来说,经由医师开立的口服类固醇,若服用期在3天之内,不用太担心有副作用。常见的水牛肩、月亮脸等副作用,通常是疾病症状严重,如罹患红斑性狼疮,服用了一定剂量,且持续2到4星期以上,才可能发生。
外用类固醇主要作用在局部表皮,影响较小。但要注意剂量强度和使用部位,如果用在脸部、眼皮和生殖器周围,这些部位的皮肤较嫩薄,较容易吸收类固醇,因此要按照医师指示使用。
一般来说,经由医师开立的口服类固醇,若服用期在3天之内,不用太担心有副作用。(Shutterstock)
中医看类固醇副作用 是阴阳失调的结果
类固醇容易让患者口干舌燥、冒痘痘、容易觉得饿、身体感到热,精神抗奋难入睡等等,这些症状在中医角度,类似中药的一种“温药”。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中医儿科主治医师赖琬郁解释,温药会让身体较温暖,但缺点是让身体有火气、发热。中医讲阴阳平衡,阳(热)太强会伤阴,因此服用类固醇的患者会出现阴虚、容易上火的症状。
《素问‧阴阳应像大论》提到“壮火食气”,身体中的火气太旺,就会耗气,若类固醇服用时间太长,类似温补的药服用太多、太久,会损伤身体的正气,从而使免疫力下降。
因此,像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等疾病,若长期或接受大剂量的类固醇,会使免疫力下降,出现气虚的表现。
出现水牛肩、月亮脸 有望恢复
副作用出现后,可找主治医生讨论是否要减药或换药。有些副作用可补救,例如痘痘有药膏可治疗、胃溃疡有保护胃壁的药物。水牛肩、月亮脸也有机会在停用药物后慢慢恢复。
中医会使用养阴药、清热药来治疗类固醇副作用。特别是使用类固醇造成长痘痘或口干的患者,搭配中药改善效果很好。
但不见得出现副作用就能停用类固醇,要看病情是否被控制住。蔡逸姗以红斑性狼疮为例,指该疾病通常须服用类固醇2到4年,甚至10年以上,副作用发作率自然增高。如果副作用已出现,但病情仍严重,肾脏或其它系统仍被攻击,还是须权衡利弊。“肾脏快坏掉了,在洗肾与月亮脸之间,相信很多病人是不想洗肾的。”她说。
中西医合并治疗 提早停用类固醇、改善副作用
本身是中西医双修的赖琬郁表示,西医诊断疾病并对“症”下药,中医则从病人的“体质”下手,改变身体内的致病环境。例如异位性皮肤炎,急性期使用西药改善患者的搔痒与湿疹效果快,但一停药,易症状反覆,中医可从体质出发,加强体内的除湿能力,减少症状反覆发作。
临床上有很多中西医共同治疗的病例,中医可协助减缓症状,改善副作用,甚至减少疾病的复发率。
她举例,现代研究显示,使用外用紫云膏治疗异位性皮肤炎的效果与外用类固醇药膏类似,可作用替代类固醇的药物选择之一。(推荐阅读:4步自制“紫云膏” 居家必备治伤消炎良药)
中药有助于减缓类固醇使用产生的股骨头关节坏死副作用。根据赖琬郁的经验,有些很敏感的儿童甚至使用吸入性低剂量的类固醇就会出现睡不着、声音沙哑等症状,可使用中药改善副作用。
气喘常发作的儿童,如果同时使用吸入型喷剂跟中药,可提早调降类固醇药量。例如,喷剂一天原本要喷2次,搭配中药一同控制,可能很快可以减为1次,甚至可以停用喷剂。研究显示对于气喘患童,中西医合并治疗较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更能减少气喘发作时住院的次数。
使用类固醇的三大错误观念
医界认为,类固醇在有需要时应使用。但许多民众对类固醇副作用的恐惧,或是用药观念错误,造成不必要的问题。
1. 抗拒使用,导致病情无法控制。
“最担心的是病人听到类固醇3个字,就害怕副作用,不想去了解。”蔡逸姗坦言。
在她的皮肤科门诊,曾有小孩异位性皮肤炎急性发作,全身红疹,抓挠不停,甚至流出组织液。她开立内服的抗组织胺药物及含有类固醇的外用药,但小孩的妈妈坚持拒用类固醇,只愿意让小孩服药及涂抹有凉感但无法治发炎的药膏。那位妈妈说“要等小孩自己好”,结果小孩的异位性皮肤炎越来越严重。
赖琬郁也举例,有位患气喘儿童因家长抗拒类固醇,没有照西医指示规则使用吸入型喷剂,造成小孩气喘急性发作,须使用口服药或打针,结果这两种类固醇剂量都比喷剂还重,副作用更强。
赖琬郁认为:“中西医互相搭配是有好处的,必要时,反而不希望家长太抗拒类固醇。”
2. 擅自停药,结果症状反弹更严重。
许多患者会自行停药,结果造成病情反弹,使症状更严重。
如果突然停用口服类固醇,可能先“痊愈”2到3天,却突然疹子大发作。外用类固醇可能因患者没按规定的时间次数使用,造成药效打折,病情更难控制,导致药量要加强才有效。
蔡逸姗提醒,停用类固醇药物要有“踩煞车过程”,渐渐调降类固醇药量或换较温和的药膏,不能硬来。因此患者可询问医生药物要使用多久,以及有没有必要再回诊调整药物,不要自行停药。
使用类固醇有四大原则:该用就用、该停就停、小心监测、勿自行购买药物。(pixabay)
3. 擅自买药、把类固醇当万用药膏或随意给儿童使用。
有患者对类固醇抱存恐惧心理,相反,也有人没意识到类固醇的危险性,而错误使用。
在蔡逸姗的诊所,最常遇到病人觉得医生开的药很好用,就到药局买一样的药,长期使用出现类固醇副作用。
有名男性患者得对磨疹,跨下很痒,蔡逸姗给病人开类固醇外用药,请他一星期后回诊调整药物。但对方没回诊,自行去药局买一样的药膏,连擦2个月。结果,男患者2个月后到诊所问她:为什么长妊娠纹?
蔡逸姗表示,跨下的皮肤比较嫩薄,易吸收药物,加上男患者没调整药膏强度,造成副作用。患者长的是很像妊娠纹的扩张纹,一旦长扩张纹,是没办法恢复的。
另外,还有患者将药物当成“万用药膏”。
一位妈妈被跳蚤咬到来求诊,觉得医生的药膏很有效,就在药膏上写“止痒”并收起来。有一次年幼的女儿脸被虫咬,那位妈妈就拿那条“止痒”药膏连擦3天,结果使女儿脸上长痘痘。
蔡逸姗解释,因为患者是小朋友,患处又在脆弱的脸部,因此不能用同样强度的外用类固醇药膏。
儿童对类固醇的反应比较敏感,副作用较明显,即使是局部皮肤,影响也比较大。
赖琬郁补充,尤其小朋友还在生长阶段,类固醇会影响肾上腺素-下视丘-脑下垂体生殖内分泌轴。超过1~2年以上长期使用类固醇,会影响内分泌与生长激素,使生长较迟缓,甚至出现骨质疏松。因此,非医师处方,绝不能对小孩随便使用药物。
另外,很多民众喜欢到日本药妆店购买药物,其实也暗藏风险。
蔡逸姗指出,曾有病人不想用医生开的类固醇,自行买日本药妆店的“某某药”。结果她一看,发现这“某某药”也含类固醇。
因此,到日本药妆店购物,要注意是否有类固醇的英文“Steroid”或日文“ステロイド”,如果包装标示为“第二类药物”,可能含有类固醇、抗组织胺、麻醉剂或抗生素等成分,也不建议自行购买。
外用类固醇分为7级,最轻的一级像脚踏车,最强的就像喷射机。为避免买到剂量太重的药物,蔡逸姗呼吁:“无论是口服或外用的类固醇,都不要自行去购买。”
她强调,其实皮肤科医师并不爱开口服类固醇,外用类固醇也请大家不要太担心。外用药膏一天擦30克才会进入血液,但医生给的剂量仅约5克,所以照医生指示使用,不至于有口服类固醇那么强的副作用。
使用类固醇有四大原则:该用就用、该停就停、小心监测、勿自行购买药物。这是对病患有保障的方式。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