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天下】东北人口危机 全国爆发前兆?

2021年02月26日财商天下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2月26日讯】2月18日,中共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说,东北地区可以实施全面生育试点方案。中共这是表示生育权终于可以试着交给东北人自己掌握了,但是东北的网民并不买帐,有网民说活下去都很困难了,还敢生孩子,请放过东北!
那中共搞了40年的计划生育,怎么突然转性了?中共卫健委的说法是,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后劲不足、创新力不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够造成的人口流失、数量减少问题十分严峻。
而东北人口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也正是中共一手造成的,同时,还不止是东北,目前是整个中国都将面临人口危机的全面爆发。
东北人口负增长 进入深度老龄化
东北的人口问题由来已久,尤其是近十年来,东北劳动力人口负增长情况严重,老龄化程度全国最高。而出生率过低和人口流失,是导致东北人口危机的两大原因。
东北的生育率长期过低,几乎是全中国垫底,在2019年时,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为10.48‰,而黑龙江、吉林、辽宁的人口出生率只有5.73‰、6.05‰、6.45‰,在全国排名倒数一、二、三。而且这种现象也不是现在就开始的。
早在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就显示,黑、吉、辽三省的总和生育率,差不多相当于是8个成年男女只生育3个孩子,仅高于北京和上海两城市,远低于全国平均值。
东北的低生育率有其历史原因,东北地区以国有经济为主,当年在执行计划生育时也比较狠,所以东北的独生子女比例在中国是比较高的,而这种现象也带来了延续性的结果,就是现在的低出生率。
低生育率导致东北的人口出生率低于人口死亡率。2019年,黑、吉、辽三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呈现负增长。
此外,人口流失也是造成人口负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曾经拥有中国最好的基础设施和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量投入,不过,在改革开放后,随着东北资源逐渐枯竭,加上产业升级转型,东北地区的竞争力逐渐下降。大批年轻劳动力无法在本地找到满意的工作,只能流向经济更好、工资更高的地区,使得东北由以前的人口流入地逐渐变成了人口流出地。
从2013年到2019年,东北地区常住人口连续七年净流出,人数总计高达164万人。而且2017年的研究还发现,东北地区流失的是高质素的、年轻的劳动力,流入的则是年龄偏大、教育水准偏低的人口。流出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流入人口高出近两年。
出生率下降,和年轻劳动力的流失,也加剧了东北地区老龄化的趋势。
去年底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0》也显示,东三省劳动力平均年龄位居中国前三名,第一名的黑龙江达到40.19岁,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40岁的省份。辽宁和吉林两省也都超过了39.7岁,位居第二、三位。
根据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就表明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在2019年时,黑龙江、辽宁两省的老龄人口占比达到了13%以上,而吉林则是16%以上。
人口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人口多的地区往往拥有更多的劳动力、更大的市场、更具活力的社会等等,所以人口数量较多,人口快速增长的地区,往往会迎来“人口红利期”。
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不仅意味着劳动力短缺、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同时也将面对养老金、医疗保险、社会福利等支出不断加大,市场消费需求下降等问题,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在东北之外,中国的其它省份存在着和东北一样的人口问题。
东北的人口危机是全国的缩影
据中共官方统计资料,中国出生率连续4年出现衰退,2020年新生儿数量为1,003.5万,这个数字是1949年以来新低,比当年中共一手造成的三年大饥荒时期的出生人口还要少,比2019年下降近15%。
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也不断下降,这个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TFR)是反映人口发展趋势极为重要的指标之一,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个妇女在15岁到49岁的育龄期间生育的子女数量。
学界普遍认为,要达到正常人口更替水准、保持上下两代之间人口的基本平稳,总和生育率一般要达到2.1的世代更替水准;而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5以下,就被称为“生育陷阱”,因为生育率一旦掉入陷阱,扭转生育率下降趋势将会变得很困难甚至不可能。
而在2010年时,中国的平均总和生育率就已经只有1.18,跌入了“生育陷阱”,到2015年时更降低到1.047,还不到“世代更替水准”的一半。
那么,中国的生育率为何持续下降呢?
中国的生育率为何持续下降?
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中共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共在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计算,中国平均育龄妇女人数在2010年接近3,800万,达到历史最高点,此后逐年下滑,到2018年下降为2,800多万人,总共减少了接近1,000万人。
目前15至49岁的育龄妇女人群自身大多为独生子女一代,受当年计划生育政策影响,这一人群的数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中生育旺盛期,20至29岁的育龄女性,就是“90后”群体,人数也明显减少。
其次,不孕不育的人群比例也在逐年提高。中共官方200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育龄人群中不孕不育的人数超过5,000万,平均每8对夫妇中就有1对,这个数据比八十年代翻了5倍,而且,受环境污染、生育年龄推迟、生活压力等因素影响,中国的不孕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但是,生育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却来自于主观因素,是生育意愿低下。
在2017年的调查中,育龄妇女不打算再生育的十大原因中,“经济负担重”是首要原因,占比超过六成;其次是“年龄太大”,占比超过二成;而“没人带孩子”名列第三,占比为5.4%。
一般认为,经济压力太大,是因为大陆物价、房价太高,买房和租房掏空了年轻人大部分收入。养育小孩的开支又过高,年轻人养不起孩子。
有资料显示,在1998年时,中国城镇居民收支结馀中,有大约五分之一用在了买房上;到了2008年时,这一比例是将近五分之三;而到了2019年,这一比例竟然高达110.8%。
有人开玩笑地说,大陆房地产商最大的贡献,是让中国提前三十年进入了老龄化,让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成为了一种自愿行为,对于生二胎成了奢望。而中国人大教授陈卫的研究也发现,收入50万元以上的群体,比10万元以下的,生育二胎的可能性要高出40%。住房面积100到200平米的家庭和200平米及以上的家庭,分别比50平米以下的家庭生育二胎的可能性高出31%和40%。简而言之,就是经济情况越好,越可能生二胎。
此外,网上还流传着一个“十大城市养孩子成本排行榜”:排在榜首的是北京,生养成本是276万元;其次是上海、深圳、广州,生养成本都在200万元以上;而普通的二三线城市,成本也要达到130多万元。
这个排行榜还把城市家庭工资和生养成本进行对比,发现北京家庭不吃不喝,需要工作23年才能攒够生养成本;上海则需要20.58年;像是东北的长春,则需要10.96年。
中国的人口危机即将引爆?
为应对老龄化问题,中国在2016年正式废止“一胎化”,全面实行二胎政策。但中国的出生率并没有就此改善。在二胎政策生效的2016年,中国新生儿数量增长了7.9%,但此后逐年下降。而过去三年,相反的,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每年都有5%以上的增长。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未来十年中国人口将经历从增长到下降的重大转折,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从人口总量来看,预计2027年将达到峰值14.17亿,此后将开始下降。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森分校研究员,也是《大国空巢》一书的作者易富贤认为,中国人口危机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像。他说:“中国的生育率在1991年就开始低于(世界)整体水准。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生育率比日本还要低。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今后的老龄化问题比日本还要严峻。”
由此可见,中共几十年的“一胎化”政策,已经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育观念,中共现在想要刺激生育已经为时已晚。
其实,就像《大国空巢》这本书中所说的,人口有其内在调控机制,在古代是通过瘟疫、战争、饥荒、自然灾害等调控人口,在工业化时代则是通过降低生育意愿、养育能力和生育能力来调控人口。
而中共建政七十年来,生育政策一再变化,尤其是1978到2013年的强制计划生育政策,不仅是没有人性的,也是完全违反自然规律的,而且现实也已经证明是完全失败的,目前中国所面临的人口危机,也正是中共种下的恶果。
虽然现在,中共又说东北可以放开生育了,可是,谁愿意总是这么被中共的政策忽悠着度过自己的人生呢?
策划:许巧茹、宇文铭 主播:蔚然 撰文:李松筠、财商经济研究所 财商天下:http://bit.ly/3hvUfr7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