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7月08日讯】这段时间,中共的一位党委书记又火了,中国航天投资公司的党委书记、总经理张陶,因为申报院士不成,把两位宇航科学院的院士打成了重伤。一天前,北京警方发了个通报说,张陶已经被刑拘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尽管张陶打人的过程有视频为证,但前几天,航天投资公司还发文件说,有关张陶打人的文章和图片与事实不符。航天科技集团党群工作组也发通知要求“不得对此事件散布和传播……营造风气清正的舆论环境”。
这个党委书记打人的事儿,虽然发生在6月6日,但是在中共庆祝百年之后才被曝光出来的。大家知道,前段时间,另一位党委书记,复旦党委书记王永珍被刺杀的事是在6月7日,和这个打人事件是前后脚,不过,王永珍的事儿当时就被曝光了,因为很难捂得住。
中共的党委书记为何敢如此嚣张跋扈,为了这个院士之名,张陶打人有点豁出命的架势,到底是为什么?中共体制内那些糜烂的官僚体制里都藏了些什么?那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这方面的话题。
党委书记对两院士拳脚相加
我们看,这次打人事件能够被曝光,张陶现在还能被刑拘,两位被打的院士最应该庆幸的就是这次监控器没有“坏掉”,这在大陆简直是大概率不可能发生的事儿,当然,要是个草根,那可就说不准了。也因此,网民们能够通过这一次的监控视频,清楚地看到党委书记张陶肆无忌惮的拳脚相加。
张陶这次能够一打成名,最重要的应该还不是因为他的身份,毕竟党委书记恃权耍横,在大陆并不鲜见,像是零几年的时候,一位湖南长沙的县委书记,酒驾被交警拦下后,不但亲自动手打了交警一顿,最后还扔给交警一句话“我是县委一把手,你算什么东西。”
这次张陶打人出名,关键还是因为他打的是两位国宝级的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这两位院士,一位是85岁的吴美蓉,这位女院士获得过国际宇宙航行科学院颁授的冯卡门奖,另一位是55岁的王晋年,王晋年在2017年当选了国际宇航科学院(IAA)主席团成员。
两位院士,从院士头衔上看,多少还是让人看重的,不然,打人的张陶也不会想要当院士了。不过,张陶敢把两位院士打了,也说明在中共治下,就算是知识界的精英人物、权威人物,在党委书记的眼里,也不过是为党服务的一个工具,张陶完全是站在居高临下的掌权者的角度。
目前,打人事件在王晋年院士这边是一个说法,不过,到了打人者张陶的嘴里,起因成了王晋年院士向张书记寻求项目投资被拒绝,“不断辱骂国家、辱骂航天”,于是,张书记的暴力就成了出于义愤了,成了认真贯彻习主席的号召了。而且,网上也确实能查到有关王晋年的上千万资金帐户被冻结的判决书。这也让人有点小惊讶,原来一个院士竟然也能掌管相当多的资金。
不过,也有网民说了“打人的和被打的都是体制内的,不相信被打的一定有真才实学。这起事件极可能是‘议价’过程中,其中一方出言讥讽引起的。”也有网民认为,事件可能并非像普通民众看到的表面,因为在大陆,能评上个院士,背后也得有官场的人际关系支撑。从事件发生和曝光相隔一个月的时间差来看,也许事情还有背后的故事,我们这里就不过多猜测了。
张陶想参选的IAA院士是什么?
那么,党委书记张陶想要参选的这个IAA院士是怎么回事?
吴美蓉和王晋年当选的院士头衔是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IAA),这个国际宇航科学院1960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成立,1996年,被联合国认定为一家独立的非政府组织,IAA的使命是,出于和平目的促进航天事业发展。IAA成员来自全世界八十多个国家,科学院总体的管理权在主席团,吴美蓉和王晋年都是主席团成员。
1979年,中国宇航学会成立,官网上介绍,中国宇航学会推动IAA研究中心在2010年落户中国,参与IAA管理和会员服务,还有推荐IAA院士的使命。一位业内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国内两大航天企业——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团的人员,想要参选IAA院士,会通过中国宇航学会通道帮忙推荐,其他单位个人可以自行找已经当选的院士帮忙提名。
这位业内人士还说,IAA的主要职责是开展研究和举办会议,早期来看,IAA院士评选的标准较高,但是现在,有当选的中国院士连基本的语言交流能力都没有。在2018年当年,世界范围内共有105名科学家入选IAA院士,美国以23人排名第一,中国18人排名第二。到2018年为止,IAA中国正式院士和修补院士总人数已经达到了112人。
业内人士说,迄今为止,国际宇航科学院的课题中并没有产生什么一流的成果。IAA院士在中国北方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不大被承认,也没有像国内两院院士一样给什么特别的待遇,但在南方的一些城市较受认可。
在中国,院士不只是一种荣誉头衔,还意味着特权。拿张陶来说,他虽然是掌握特权的党委书记,而且照他的话说,他已经有了花不完的钱,那他为什么还要争这个IAA的院士呢?我们看,在中共现行的体制下,有了这个院士的光环,说不定他的仕途还能再往上走一走,名利的叠加是难以估量的,所以从打人视频中,我们也能看出,张陶得不到时的那种气急败坏。
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早在2005年受访时就说过,如果院士本身不意味着金钱、不意味着特权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问题出现……
当选院士背后的利益
中国院士的评选,是从1955年开始的,当时,中国科学院选聘了233人为学部委员,在1994年的时候,学部委员改称院士。
在中国,当选了院士,意味着住大房、拿大钱、抢资源,各省市、各机构都会为院士提供特别待遇,院士可以享受国家津贴,副部级待遇,配专车、秘书、几百万元的安家费、享受高干病房等等。在有形的待遇之外,院士还被赋予了更多专业以外的权威,一些官员热中请教院士,藉院士之光为自己添“彩”。当院士被塑造成为“明星”后,特权也就随之产生。
而且,隐形的特权更多,一旦成为院士,就成了不可挑战的学术带头人,不但可以评审课题申请,还可以决定上千万元、上亿元的科研经费。
而有一个问题,是我们这里必须要讲一讲的,就是中国院士的终生特权机制,以及这个特权思维在整个官场的弥漫。许多中国人误以为,“院士”作为一种学术界的成就认可是权威的标志,在国外的欧美等国家也是如此。事实是怎样的呢?
欧美国家没有大而全的实体性科学院,只有比较松散的科学学会,美国的科学学会成员就叫“会员”,大陆往往把科学学会翻译成“科学院”,把会员翻译成“院士”,翻译明显是不准确的。而且,很多国家会员还要缴纳会费,他们所谓的“特权”仅仅是在获得研究资料时有更多的方便而已。
美国的所谓“院士”是一种非官方的个人荣誉,个人通常也不会将“院士”头衔列在自己的名片或信件上。他们更愿意称自己是教授或博士。
而在中国,“院士”不仅是一个荣誉,更是享有不可被挑战的权威和特权,所以到如今,评院士的阵仗,完全可以用“打破头”来形容。其实,张陶想当的院士,应该说是国际机构中国分支的一个院士,但是,就是这个院士头衔,也是具足了“打破头”的吸引力了。
院士只不过是狗皮膏药?
而张陶为了当院士大动干戈的事,还不是个案。记得在2013年时,原铁道部副总工程师、运输局局长张曙光因为受贿被审查,而张曙光承认,在4700多万的贪污款中,有2300万是为了参评院士做准备的。由此可见,原来中国的“院士”也可以用钱买的!也就是说,如果凭真本事,张曙光无法达到评选院士的条件,他必须寻找“歪门邪道”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大陆媒体曾报导,在中国院士队伍中,党员的数量超过80%,而这里边,又有不少表示要用马列主义来指导科学工作的。譬如何祚庥。他1947年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但是后来人们发现他“什么都懂,就是不懂物理”。何祚庥自己也说,“我在科技界不是简单地做了一点科学工作,而是在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上起了很多作用,争取了大批科学家站在共产党这一边。”
何祚庥后来去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成果是什么呢?我们知道物理中有原子、分子什么的,但何祚庥提出了物质在微观下有无子、前子和毛子,这说的是什么“子”呢?就是无产阶级子、前进子和毛泽东子的理论。后来又用量子力学的发展论证了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是科技创新。可以说,何祚庥就是中共造出的一个科学大笑话,但是何祚庥成了中科院的院士。而且,这个院士,还积极的涉及中共政治斗争,配合江泽民造谣抹黑法轮功。
院士里当然也有不甘被钱权牵着鼻子走的,但他们显然已经成了濒危物种。原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武际可,就曾经发文痛斥中共的院士制度,认为“没有它会更好”。在数以千计的院士中,武际可认为,能够说老实话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王选。而王选在评价中国的院士头衔时说,院士只不过是狗皮膏药!
地质学家嵇少丞在2013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院士制度为啥病重不就医?》,文章中直言不讳地斥责,从上到下都认识到,中国院士早已和追求真理无关,成为学绩平庸的教授学者追求附加名利成为特权阶层的阶梯,院士制度阻碍中国科技教育的健康发展。
其实,对于院士制度以及院士评选制度,多年来舆论批评不断。2005年,一批老院士在一次会议上,曾经批评过院士评选中拉关系、贿选,还有院士特权、特殊待遇等现象。当时,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还表示过整肃的决心。但是到现在,可以看到这些腐败现象并没有多少改观,中共治下,知识界也早非净土了。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大陆举全国之力也造不出高端芯片;而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迈(ASML)则说过,就是给中国图纸,中国都造不出光刻机。此话一出,确实让中国人感到有些扎心。但是,这话也没说错,因为现在的中国,能踏实做学问的太少了。
有学者批评说,期待院士制度“自净”并不现实,唯有取消这个制度,才可能斩断庞杂的利益网络。但也有不少人争辩说,院士制度本身并没有错。不过,这好像还是没有从根上看出问题,在我看,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还得从中共这个破烂体制上入手。
策划:宇文铭
撰文:张宬、蔚然、宇文铭
剪辑:曲歌
制图:R1
监制:文静
财商天下:https://www.youmaker.com/channel/3f698fe3-4dd8-409a-83b7-5c85d28ec68f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