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7月24日讯】几天前,一条消息冲上了热搜,中国竟然有超一半的成年居民属于肥胖。这个数据,来自中共国务院新闻办,在7月16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此外,在6到17岁的青少年中,有19%属于超重,而6岁以下儿童的肥胖率也有10.4%。
还有数据显示,中国所有年龄段人群的平均BMI,就是身体质量指数,以及腰围都呈现出增长趋势。根据世卫的标准,中国肥胖儿童的数量位居世界首位,中国成人的肥胖数量仅次于美国。
在30年前,1992年时,中国的肥胖人口大约是1.5亿,而到了2019年时,已经有将近5亿。
那么,为什么中国肥胖超重的人数增长如此之快呢?是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是另有隐情?有关肥胖、瘦身的问题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很多朋友也很关心,所以,今天我们也和大家来聊一聊。
过劳与焦虑造成肥胖
我们先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人越来越肥胖?
目前的研究认为,焦虑、压力会使皮质醇升高,皮质醇会刺激人体对糖分的摄取欲望,加重脂肪堆积,尤其是在腹部,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大腹便便的现象。现在有一种“工伤”,就叫做“过劳肥”。
很多996的上班族可能会注意到,本来是工作压力大,经常要熬夜,饮食也不规律,每天是从早忙到晚,但是,人不但没有累瘦,结果反倒累胖了,这就是“过劳肥”,也有朋友叫“压力胖”。
而这个焦虑,似乎已经成了当下中国人的致命伤。要说中国正进入全民焦虑的时代,也绝不是危言耸听。
应该大多数朋友,都有过焦虑的感受,包含着紧张、焦急、忧虑,还有担心和恐惧等等这些情绪,交织在一起。而现代人,焦虑和恐惧的根源,往往来自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像是担心工作表现,担心人际关系,担心婚姻等。而中国人似乎担心的更多,担心房价、担心强拆,担心食品安全,担心医疗保险,担心孩子上学就业,担心金融诈骗等等,各种焦虑,似乎已经成了相当多中国人的一种普遍心态。
李克强讲,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只有千元,可想而知,在不断膨胀的生活成本下,中国的底层民众生活压力会有多大,他们的焦虑也可想而知。
而中国的富人们,虽然衣食无忧,但忧虑的事情却也不少,像是要考虑怎样维护和政府官员的关系;怎么配合监管又怎么才能拿到一些特权;怎么既能赚到钱,又能在政治上不站错队等。像去年的蚂蚁金服,现在的滴滴出行,这些知名企业的知名管理者,可能对焦虑二字,别有一番深刻体会。
而在中共体制内当官的朋友们,一样要担心上下级关系、担心组织审查、担心政治风向等等,每一个明礁或是暗礁都有可能让他们仕途受挫。
还有,各个行业的内卷化等等,都让更多中国人有了更多焦虑的理由,可能也因此,中国的肥胖人口也变得越来越多。当然,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很多,饮食、遗传基因等等很多种因素,我们这里就不做讨论了。
不过,不管是哪种肥胖,可能都会让人变得更加焦虑,而让人更焦虑的还有衍生出的问题,那就是减肥市场处处设下的陷阱。
减肥市场的乱象
我们先来看看大陆的健身房,2012至2017年期间,健身房行业产值年均增长率为6.7%。
传统健身房一般是通过预售一年,或者是三年、五年的健身卡来获取现金,继而不断开新店,寅吃卯粮,循环往复。但是,一旦出现经营问题,就会出现拖欠工资、闭店跑路的情况。
比如总部位于南京的金吉鸟,一度是中国最大的连锁健身房品牌,巅峰时期在40多个城市开设了400多家健身房,拥有累计超过200万的会员。在2018年,大陆健身行业的老大“浩沙健身”爆雷之后,金吉鸟还曾经表示过愿意无偿接收浩沙的会员。
然而,还不到一年的光景,金吉鸟就被曝出拖欠教练和店员工资,创始人兼董事长周荣也被限制消费,到了今年5、6月份,金吉鸟更是接连关闭门店,很多消费者都遇到了昨天办卡,今天关门的情况。
这几年中,中国各地城市中关于健身房跑路的消息,几乎每个月都在发生,这些健身房是相同的运营模式,相同的捞金套路,就连倒闭方式都相同。而去年,在疫情的冲击下,传统健身房更是陷入了倒闭潮。
而在这些倒闭潮中,成百万的会员们被坑惨了。本来,不少办了健身卡的朋友,是想通过健身房来约束自己的运动习惯,锻炼锻炼,或是能够减减体重什么的,结果是,不但锻炼计划泡汤,还要为追回数额不菲的会员费而烦恼,无端端的又增加了一重焦虑。
除了健身房之外,和减肥相关的代餐产品,也让人焦虑。
据艾媒谘询的数据,2017年至2020年,中国代餐市场年复合增长率是68.8%,其中,2020年中国代餐市场规模达到472.6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924.3亿元。而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到2022年,代餐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到1,200亿元。
不过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大多数代餐公司并没有自己的产品,而是采取代工模式,也就是上游工厂负责提供从研发、采购到生产一条龙服务,而代餐公司只需把品牌、渠道及营销推广等方面做好。
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多个代餐品牌会使用同一家代工厂,只是产品略有不同而已,比如,良品飞扬、Wonderlab、乐纯等多个代餐品牌的产品,都是来自一家叫做杭州衡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代工厂。
既然产品大同小异,代餐公司拼的就是市场营销了,也因此,经常会发生广告宣传存在夸大产品功效的现象。
在去年,湖北市场监管局共收到涉及代餐产品的投诉45件,同比增幅为80%。投诉主要反映:代餐食品虚假宣传,虚标营养成分,用“假全麦”、“假无糖”、“假低脂低卡”的噱头欺骗消费者等等。
另外,由于缺乏相关的行业标准与监管,目前市场上的代餐产品鱼龙混杂,有的代餐产品没有标注成分、出产地,也没有达到食品安全标准,这一类代餐产品可能违规添加导致腹泻、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如果长期食用,可能会对胃肠道、肝脏、肾脏等器官产生副作用。
大陆媒体曾经报导,在2019年,一位23岁的宁波女孩,在吃了半个多月的代餐产品后,出现了肚胀、肝区疼痛等症状,并且迅速发展成严重肝功能衰竭,最后不得不接受肝移植手术。
代餐本应该是在保证均衡营养的基础上,用高膳食纤维食品增加饱腹感,代替正餐,达到减肥的目的。但很多产品的生产者并不懂营养学,只顾降低产品热量。虽然代餐产品对控制体重有一定帮助,但效果因人而异,而且也不宜长期食用。不过,很多消费者可能并不清楚其中利害,想追求健康,结果是反倒给身体带来了危害。
在健身和代餐食品之外,还有更快速的减重方法,不过,风险可能也更大。
医美业的乱象
在几天前,陆媒报导,一位33岁的大陆网红,两个月前,刚在杭州一家医美医院做过吸脂填充手术,但是一星期前,因全身感染造成了多器官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据大陆媒体报导,这家杭州的医美医院其实是有“前科”的,曾受到当地卫健局、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局的4次行政处罚,原因包括病历资料不全、违规开展口腔种植技术、发布违法广告等等。这次事故中的主刀医生也不是美容、整形外科的专业,同时不具有美容主诊医师证。
在医美行业,这种有前科却可以继续做手术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业内人士曾披露,这些人一旦出了事故,会去其它地方改头换面重开一家。
从2014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一直维持23.6%的增速,有专业机构曾预测,中国2018年到2023年的年均增长率将提高到24.2%。根据德勤发布的行业白皮书,预计到2030年,中国身体塑形市场将突破千亿。
根据大陆媒体的数据,13,000家的医美机构,需要大约10万名医师,但2019年中国医美行业实际从业医师数量只有38,343名,而培养一名正规的医师需要5至8年的时间。面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丰厚的利润,一些机构的解决办法,就是雇用无资质的医生。
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的数据,目前中国医美非法从业者数量超过10万人,不合法医生约占医美医生总人数的72%。同时,约有14%的合法医师进行不合规操作。
有业内人士透露,有资质的医生和资质不够或无资质的医生相比,底薪相差好几万,而很多医美机构在医疗资质和运营方面也存在着缺陷。比如在无菌操作这一项上,很多私立机构就很难达到标准。
另外,不是所有人都能抽脂的,但为了吸引消费者,许多医美机构,只发布具有导向性的广告,一味强调抽脂后就能变瘦变美。
那么抽脂手术安全吗?据专业人士介绍,抽脂手术存在一系列鲜为人知的风险。首先,因为需要静脉全麻,抽脂手术极易出现麻醉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噁心、心律失常等症状,还有可能面临细菌感染、脂肪栓塞、术后并发症等等风险。
但是,现在很多医美机构的销售人员,甚至有些店老板,可能并没有了解这些医疗知识,这样也造成了很多医美乱象。
从我们刚才提到的这些情况来看,因为生活压力的加大,导致了肥胖人群的剧增,从而进一步衍生出了减肥、健身行业的迅速发展。但是,因为行业管理、监管不当,企业一味追求高利润,从而造成了很多乱象与悲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过,在保障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调整身体状态尤为重要。
纾解压力是最好的减肥方法
我们开头谈到了过劳胖,对于身心高度紧张的人来说,要减肥首先要降低飙高的皮质醇水平,皮质醇,又叫作压力荷尔蒙,在应付压力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健康作家提到,想降低皮质醇,就要退后一步,审视引起自己过劳和压力的不良生活习惯。如此看来,减轻压力或许要比控制饮食更为重要。
现代人,可能都有各种压力、焦虑的困扰,那么,我们不妨也偶尔让自己的心灵“躺平”一下,比如,打打坐,做做瑜伽,或是到大自然中放松一下,或许会对我们的身心解压有很好的作用。
策划:宇文铭
撰文:陈思雨、蔚然、宇文铭
剪辑:曲歌
制图:R1
监制:文静
财商天下: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2AiO-ehTTIZ3PpnTkecvA/?sub_confirmation=1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