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7月06日讯】大家知道,一些大陆地产商最近推出了各种大蒜、小麦换房的奇葩促销,看上去挺热闹,但都不能真正带动楼市复甦,上周末的时候,中国百强房企出炉了上半年业绩,结果是销售金额腰斩。而楼市低迷的状况,也直接冲击到了地方政府的土地拍卖,地方财政危机进一步显露,而武汉似乎最惨,卖地收入接近“清零”,同时,南京银行还传出了爆煲风波,甚至有传言说背后涉及到为政府背锅?那么,各地政府要如何自救,南京银行的背后又是否有着政府的身影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些话题。
百强房企销售腰斩 网民叹武汉开发商跑光
我们就先从开发商们今年的期中考试成绩单开始。大家知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个大陆房地产业就如临大敌,开发商的接连爆煲,让整个行业都笼罩着债务违约的阴云。市场机构克而瑞7月初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大陆百强房企合约销售金额和权益销售金额,分别是人民币3.47万亿元和2.43万亿元,分别同比暴跌50.7%和51.2%。
从规模房企上半年业绩目标的完成情况来看,在公开披露2022年销售目标的房企中,多数房企截至6月末的销售目标完成率不到40%,有将近半数的房企不到30%。
楼市低迷,也直接冲击地方政府的土地拍卖,这其中,武汉的情况最为惊人,据统计,武汉上半年的卖地收入只有人民币202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暴跌了82.6%。不少网民惊呼,短短半年的时间,难道开发商一夜之间都跑光了?!
不过,一些分析认为,单看6月份数据,全中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尽管同比仍然下降34%,但环比出现增长,增长了37%。这意味着在各类宽松政策的刺激之下,楼市出现了明显的复甦迹象。
我们看,楼市和土地市场低迷到这种程度,靠土地生财的地方财政也是惨不忍睹,之前,地方还盼着房地产税能救救急,但现在显然不切实际了。那么,断了粮的地方政府,如何支撑庞大的开支?地方官儿能有什么招儿呢?
地方财政断粮公务员减薪
大陆财新网6月29日的报导说,大陆沿海省份出现了公务员的降薪潮,其中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的公务员受冲击比较大。深圳龙华区一位科级干部估算,自己的年收入将缩减超过两成。江苏苏南地区,一名副科级干部一年到手的工资也减少了将近10万元人民币。还有分析认为,多地出现的公务员降薪潮,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近来地方财政收入下滑,比如,这一轮降薪明显的浙江,在疫情开始前,浙江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3年保持10%左右的增速,但在2020年,浙江财政收入增速骤跌到2.83%。
不过,财新网的这篇报导,可能因为太写实,很快就被删除了。
第一财经也整理了已经公布的大陆17个省份今年5个月的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除了内蒙古、山西、江西的财政收入实现增长之外,其馀14个省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都出现下滑,吉林省的降幅超过了44.2%,上海是下滑了16.8%。
再往前一个月,大陆各地公布的4月份财政收入数据显示,期大陆方政府财政收入,一样是大幅下降,深圳同比下跌44%,苏州下跌49.6%,南京4月份财政收入只有人民币95亿元左右,同比下降高达54%;整体上看,多个城市的下跌幅度都超过了三成以上。
风波里的南京银行
这样的财政状况,靠着让公务员勒紧裤腰带,怎么可能解决庞大的政府开支呢?估计各地政府还得琢磨其它的救急办法。而且,说到地方政府财政危机,我们知道上个周末,南京就出来一件蹊跷的事情,关于南京银行可能会爆煲的传闻还上了热搜,传闻中就提到,南京银行的窟窿很大,很多是给地方政府背锅。
显然这些消息极为敏感,很快银行就三次出面辟谣,但是消息却是越炒越热,最后连南京警方都出动了。
之后,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在7月3日发了一个通报,说是7月1日收到南京银行的报案,称有网民散播有关该行的谣言。经查明:有网民傅某某,在小区业主微信群内发布自己编造的有关南京银行的虚假资讯,不过,傅某某已经主动认错悔过,公安机关也已对其进行了处罚。
那么,这个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网民傅某某又是谁呢?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在6月29日晚上,南京银行发了个公告,称该行行长林静然,因工作需要另有任用,已经辞去全部职务。行长职责暂由董事长胡昇荣代理。
同一天,南京市政府的官网显示,任命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裁邓智毅,挂职南京市副市长,协助分管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等工作,其中的职责之一,就是协助分管南京银行。
结果,6月30日上午,南京银行开盘突然跳水一度跌停,截至当天收盘时股价大跌6.46%,市值报1,074亿元(约160亿美元),和前一天相比,蒸发超过了70亿。
随即,南京银行又再发布公告,称该行将会在7月1日启用新印章。这就更让人觉得事有蹊跷了。
所以,这一连串的动作,自然会引发一番不小的震荡,同时,这些消息,也都登上了微博热搜。
6月30日的晚上,西部证券的首席分析师傅鸣非,在微信朋友圈里,提出了自己对南京银行风险的判断,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他认为南京银行的窟窿很大,主要是因为给政府背锅造成的债务危机。他还提到,南京银行的核心资产不是储户的存款,而是养老金、社保和公积金,银行对公部门贷款主要是地产信贷和产业基金政府项目的信贷,而银行的资本公积只有几十亿,如果爆煲,银行甚至有破产的风险。他还说,如果处理不好,可能江苏官场都要有震荡。
这一番来自专业人士的爆料,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决不会是空穴来风。而且,还提到了银行可能会破产,那就不是个小事儿了,因为直接关系到储户的存款。我们知道,前段时间河南多家村镇银行取款难的事情,已经引发了储户的紧张情绪,进而维权抗争,到现在也没了结。大陆百姓现在的眼睛都在紧盯着银行,一有风吹草动,自然很警觉。
当然,南京银行急了,7月1日立即发辟谣公告说,公司什么都正常,什么都良好,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要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7月3的晚上更是火速发布业绩快报,希望能够修复市场信心。
但是,大陆民众被骗的多了,很多民众都坚信,“谣言,就是遥遥领先的预言。”所以,有网民就说,辟谣了,那就有可能是真的了。要趁辟谣这段时间赶紧取钱。
于是,大家看到的结果是,业绩披露后的第二天,南京银行的股价,一度跌了将近4%,全日跌了1.07%。
而且,有很多网民在担忧,在河南、丹东、南京银行之后,会不会很快就会全国遍地爆煲呢?
还有网民编了个段子,嘲讽银行爆煲的情况,段子是这么说的,说宫里缺钱,盯上了街上的当铺,于是和当铺说,我把你查封了,别人存在你这里的银子我拿2/3,你拿1/3,表面上我通缉你,暗地里你拿钱走。如何?老板想了想,靠收利息几辈子也赚不来这么多银子,好,成交了。
于是,当铺因为“违规操作”被查封,老板跑路,资产也顺理成章被充公了。
这听上去,就是一个唱双簧的套路。
烫手的山芋和信任危机
不过,我们这里说的,也只是传闻了,但其中的风险会随着辟谣消失吗?房地产的不景气会对银行没影响吗?那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近几年南京银行究竟接了哪些烫手的山芋。先从恒大开始,根据2020年底时的消息,恒大的天量负债,涉及了超过128家银行,以及超过121家非银行机构,其中就包括南京银行。不过,南京银行后来澄清说,和恒大集团合作的规模较小。
除了恒大,南京银行在过去几年中也没少当“救火队员”。包括被称为“金陵三朵金花”的丰盛集团、雨润集团、三胞集团。这些集团此前都传出债务危机,南京银行也是屡屡伸出援手。
除了这“三朵金花”,今年初,南京银行还刚刚接了苏宁消费金融。外界说是南京银行“趁火打劫”,但是当时南京银行的股价,可是随即就下跌了2%,市场明显不看好。
此外,尽管南京银行澄清,和恒大直接合作规模很小,但是丰盛集团和恒大还有苏宁之间的联系,似乎是“剪不断理还乱”。
这么多烫手的山芋在手上,再加上南京银行的这一番换人、换章的操作,民众不信任南京银行这也不奇怪。
但是,和河南村镇银行相比,南京银行风波还是不一样的,因为给南京银行背书的是南京政府和中共央行。如此来看,南京银行这背后的水可能会更深,会不会就是“谣言”中说的,给政府背锅呢?目前来看,南京银行的全套操作,确实很符合网民们说的维稳套路,银行辟谣,报案,涉事人被辞退,认错悔过,公安局处罚。
那么,接下来,南京银行风波还会怎么上演呢,是谣言就此平息了?还是会像恒大、苏宁、河南银行一样,真正的大雷还在后面呢?
我们知道,在中共的各种行业打击和“清零”政策下,中国失业率高企,很多中小微企业生存很艰难,现在房地产处处爆煲,财政收入断崖式下跌,风险向金融机构蔓延的危机越来越大,这些都是民众看得见的,原本,民众就已经捂紧了口袋,不敢消费,但现在,就算把钱存在银行里不花,也可能飞来横祸,一夜之间,自己的血汗钱可能就蒸发了。
而随着楼市、地方财政以及金融系统越来越多的危机爆发出来,留给中共喘气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了。
财商经济研究所
策划:宇文铭
撰文:李沺欣
编辑:蔚然、宇文铭
剪辑:曲歌
监制:李松筠
订阅财商天下:https://bit.ly/2XuEbjP
(责任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