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成分,占人体重量的60~70%。因此人们都明白饮水的重要性,但是什么时间饮水对人体最有益?避免喝什么样的水?怎么饮水最健康?对很多人来说却一知半解。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饮水才能在身体内发挥最大作用并避免一些风险。
一、什么时间最应该喝水?
1、晨起喝一杯水
人体经过一夜代谢之后,身体中的垃圾需要排出体外,清晨空腹饮水可以使肠胃马上甦醒过来,刺激蠕动,防止便秘。更重要的是,早起饮水可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和排泄,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救命水。研究认为,早上空腹喝温度在20度至25度之间的水可以冲走胃内残渣,补充前一夜丢失的水分。并且要小口地喝,饮水量在200~300ml左右(夏夜出汗多则需增加喝水量),这样水在胃中容易吸收。
早晨这杯水最好选以下3种:第一种是白水或是矿泉水;第二种是柠檬水,柠檬酸能提升早餐食欲;第三种是淡盐水,它对便秘的人非常有益。
早上避免喝冷水。按照中医的理论,早上正是人体阳气上升的时候,如果这时喝冷水会阻碍阳气生发,引起人体功能失调从而患病。也别用果汁、牛奶、咖啡或奶茶取代温开水,因为果汁、牛奶算是食物,喝下去后肠胃会开始消耗能量去消化这些脂肪与糖分。而且空腹喝茶与咖啡易伤胃。
另外,有些人喜欢早上空腹喝蜂蜜水,但这种做法并不合适。因为蜂蜜水中含有一定糖分,而糖分必须要经过人体代谢转化为葡萄糖后才可被身体吸收利用,因此喝蜂蜜水就要比喝白水的排尿时间更长,从而无法把我们体内的垃圾尽快带走,失去了早起第一杯水最应起到的作用。最好是喝一杯白水后,早餐时再食用蜂蜜或蜂蜜水比较好。
晨起喝一杯水,可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排泄,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救命水。(pixabay)
2、睡前喝一杯水
当人熟睡时,由于体内水份流失,造成血液中的水份减少,血液黏稠度会变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等)。所以建议临睡前一小时喝100-150ml温开水,但不要喝太多,可以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脑血栓风险。糖尿病人在睡前喝适量的水,也有利于控制血糖。如果睡前喝蜂蜜水,水中的糖分会使人体血糖升高,夜晚睡觉时细胞原本就缺水,血糖升高也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反而不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最好还是饮用白开水,其对老年人来讲,可以滋润呼吸道,在干燥的秋冬季节能帮助人更好入睡。
但是也并非任何人都适合在睡前喝水。比如压力型肥胖者,睡前喝水会造成半夜尿频、睡眠中断;需要消除上眼皮水肿和眼袋的人,睡前喝水可能会加重这种症状。如果实在口渴,可以喝一小口温水并且早点睡觉。
特别要注意的是,严重肾衰竭、做透析治疗的患者不要在睡前饮水,因为会造成体内水的负荷增加,容易出现浮肿的现象。另外,心肾功能不好的人,睡前喝水可能导致心衰。
临睡前喝100~150ml温开水,但不要喝太多,可以减少血液黏稠度,从而降低脑血栓风险。(pixabay)
3、餐前饮水减肥
有肥胖问题的人,如果在进食之后大量饮水,会使食物加速离开胃部,让人产生饥饿感,从而又再多进食,摄取更多的卡路里。正确的做法是在三餐餐前,每次饮用500~600ml的温水,并小口地喝完。但是进食中与进食后尽量不喝水,因为饭中与饭后喝水会冲走或稀释人体分泌的消化酵素,降低了消化酵素的作用。
尤其在下午5-7点钟正是膀胱经当令,也是身体代谢排毒最旺盛的时间,全身的毒素通过膀胱和肾脏排泄,所以在这个时间喝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排毒。同时,这也正是晚餐前的时间,此时补充一杯温水可以减少晚餐用量,并有利于胃肠道的吸收。(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叶诚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