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3年11月6日訊】「義」和「利」的問題是中國古代道德理論中的一個重要問題,講的是道德原則和物質利益的關係問題,正確看待和處理義和利的關係是做人、立身的大事。孔子與孟子的「義利觀」都是在對天人關係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礎上產生的,是為了從根本上回答人生的目的和理想問題。
所謂義,是指道義、正義等超越物質利益之上的道德原則;所謂利,是指物質利益。孔孟義利問題上的思想學說,崇義尚道、重義輕利、身任天下,影響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知識精英的人生取向,成為中華民族不可磨失的文化傳統。
在孔子的義利觀中,認為義是人行動的最高規範,對於人來說,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堅持道義原則。孟子繼承了孔子的觀點,提出了「惟義所在」的價值選擇標準,凡事先問:「其所取之義乎,不義乎?」因此認為人的價值集中體現在道德價值上。孔子、孟子生活的春秋、戰國時期,都是禮崩樂壞的年代,然而他們都是義無反顧的周遊列國弘揚道義,堅持「道濟天下」,拯世濟民。孔孟思想中關於義利問題的論述很多,觀點非常明確,可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道義至上
「君子」是孔子論述的中心和重點,是儒家思想體系中的重要概念,君子是有著崇高的信念,集仁、義、禮、智、信各種高尚品質於一身的道德楷模。孔子談「義」就緊扣「君子」,這在儒家經典《論語》一書中多有闡述。孔子說:「君子義以為上」、「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指出義是君子對於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標準,君子對於天下之事,無所謂行,無所謂不行,一切行事只求合於義。孔子認為義是君子的立身之本,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指出君子「行義以達其道」,「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他對安貧樂道的學生顏回稱讚有加,孔子自己也是這樣,「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即使在陳、蔡絕糧,處於困境,仍「講誦弦歌不衰」。孔子認為君子能夠安貧樂道,對於品德高尚的君子來說,快樂不在於物質享受,而在於精神境界的追求,在於融於道的心靈深處的快樂。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指出如果知道義了之後,還不能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求合於義,這才是真正令人憂慮的啊。
孔子強調「仁」、「義」是君子所必須具有的品德。顏回問怎樣才能做到「仁」,孔子說:「如果你能夠戰勝自己的私慾而復歸於天理,那麼天下人都會稱讚你是個仁人。」孔子說「君子學道則愛人」,君子效法天地之道,而天地之道的根本在於「無私」,君子學道就有了仁愛之心,只有能真正節制自己才能以仁德的胸懷面對世事,而成就「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普遍仁愛。君子的意志不僅是無所畏懼的勇敢,而且有承擔重任的堅毅,「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除邪扶正,濟世安民,一切行為以能彰顯倫理道德及作為人民表率為目標,是道義的實踐者和克己的典範。孔子率學生弘道時曾幾次被困,一次,他詢問學生們的想法,有的學生說:「夫子之道達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所以天下沒有地方能夠容納。夫子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些標準呢?」孔子說:「君子修養正道,並使一切能夠歸於正道,如今你不堅持自己的理想修道、並偕同他人一起向道使道德回升,反而降低標準以求別人所容納,你的志向不夠遠大呀。」
孟子同樣認為君子一切行動只能以義為標準,而不能顧及其它,提出「惟義所在」,這在儒家經典《孟子》一書中多有闡述。孟子常把「義」與「仁」、「禮」等字合成一詞使用,謂之「仁義」、「禮義」等,如:「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由此可見,孟子把「義」看作是人應遵循的,應內化於心的一種行為標準,喻之為「人路」,人之正路。同時,孟子還把「義」看作一種理想的人格,認為君子實踐道義、維護道義,任何時候都要保全自己的德性,都不能喪失氣節,這就是大節的體現。
孟子認為人們遵守道德,就能正確的、合乎禮義的對待外界的種種誘惑,做到「無為其所不為,無慾其所不欲」,達到完全自律自製、以德自慊的境地。他說:「唯有仁人才能夠無敵於天下,唯有仁政才能使國泰民安。如果在上的不依照義理度量事物,在下的不用法度約束自己,朝廷不信仰道義,官吏不遵守法度,君子觸犯理義,小人觸犯刑律,國家還能生存的,只是由於僥倖罷了。所以說,城牆不夠厚,軍隊不夠多,不是國家的災難;土地沒有擴大,財富沒有積聚,不是國家的禍害。不尊崇道德,才是國家的禍患。……《詩經》上說:‘永遠配合天命,將擁有眾多的幸福’。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裡,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為仁人之所為。」
孟子周遊列國,所述乃唐堯、虞舜以及夏、商、週三代之德及王道,受到魏惠王、齊宣王等的禮遇,使其行仁政,民心歸附,多次避免了戰爭的發生。孟子在與諸侯王公交往中不卑不亢,表現出高度的原則,當別人問他為何有這樣的勇氣和膽量時,他回答:「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
(待續)
文章來源:《正見網》
所謂義,是指道義、正義等超越物質利益之上的道德原則;所謂利,是指物質利益。孔孟義利問題上的思想學說,崇義尚道、重義輕利、身任天下,影響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知識精英的人生取向,成為中華民族不可磨失的文化傳統。
在孔子的義利觀中,認為義是人行動的最高規範,對於人來說,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堅持道義原則。孟子繼承了孔子的觀點,提出了「惟義所在」的價值選擇標準,凡事先問:「其所取之義乎,不義乎?」因此認為人的價值集中體現在道德價值上。孔子、孟子生活的春秋、戰國時期,都是禮崩樂壞的年代,然而他們都是義無反顧的周遊列國弘揚道義,堅持「道濟天下」,拯世濟民。孔孟思想中關於義利問題的論述很多,觀點非常明確,可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道義至上
「君子」是孔子論述的中心和重點,是儒家思想體系中的重要概念,君子是有著崇高的信念,集仁、義、禮、智、信各種高尚品質於一身的道德楷模。孔子談「義」就緊扣「君子」,這在儒家經典《論語》一書中多有闡述。孔子說:「君子義以為上」、「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指出義是君子對於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標準,君子對於天下之事,無所謂行,無所謂不行,一切行事只求合於義。孔子認為義是君子的立身之本,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指出君子「行義以達其道」,「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他對安貧樂道的學生顏回稱讚有加,孔子自己也是這樣,「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即使在陳、蔡絕糧,處於困境,仍「講誦弦歌不衰」。孔子認為君子能夠安貧樂道,對於品德高尚的君子來說,快樂不在於物質享受,而在於精神境界的追求,在於融於道的心靈深處的快樂。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指出如果知道義了之後,還不能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求合於義,這才是真正令人憂慮的啊。
孔子強調「仁」、「義」是君子所必須具有的品德。顏回問怎樣才能做到「仁」,孔子說:「如果你能夠戰勝自己的私慾而復歸於天理,那麼天下人都會稱讚你是個仁人。」孔子說「君子學道則愛人」,君子效法天地之道,而天地之道的根本在於「無私」,君子學道就有了仁愛之心,只有能真正節制自己才能以仁德的胸懷面對世事,而成就「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普遍仁愛。君子的意志不僅是無所畏懼的勇敢,而且有承擔重任的堅毅,「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裡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除邪扶正,濟世安民,一切行為以能彰顯倫理道德及作為人民表率為目標,是道義的實踐者和克己的典範。孔子率學生弘道時曾幾次被困,一次,他詢問學生們的想法,有的學生說:「夫子之道達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所以天下沒有地方能夠容納。夫子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些標準呢?」孔子說:「君子修養正道,並使一切能夠歸於正道,如今你不堅持自己的理想修道、並偕同他人一起向道使道德回升,反而降低標準以求別人所容納,你的志向不夠遠大呀。」
孟子同樣認為君子一切行動只能以義為標準,而不能顧及其它,提出「惟義所在」,這在儒家經典《孟子》一書中多有闡述。孟子常把「義」與「仁」、「禮」等字合成一詞使用,謂之「仁義」、「禮義」等,如:「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由此可見,孟子把「義」看作是人應遵循的,應內化於心的一種行為標準,喻之為「人路」,人之正路。同時,孟子還把「義」看作一種理想的人格,認為君子實踐道義、維護道義,任何時候都要保全自己的德性,都不能喪失氣節,這就是大節的體現。
孟子認為人們遵守道德,就能正確的、合乎禮義的對待外界的種種誘惑,做到「無為其所不為,無慾其所不欲」,達到完全自律自製、以德自慊的境地。他說:「唯有仁人才能夠無敵於天下,唯有仁政才能使國泰民安。如果在上的不依照義理度量事物,在下的不用法度約束自己,朝廷不信仰道義,官吏不遵守法度,君子觸犯理義,小人觸犯刑律,國家還能生存的,只是由於僥倖罷了。所以說,城牆不夠厚,軍隊不夠多,不是國家的災難;土地沒有擴大,財富沒有積聚,不是國家的禍害。不尊崇道德,才是國家的禍患。……《詩經》上說:‘永遠配合天命,將擁有眾多的幸福’。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裡,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為仁人之所為。」
孟子周遊列國,所述乃唐堯、虞舜以及夏、商、週三代之德及王道,受到魏惠王、齊宣王等的禮遇,使其行仁政,民心歸附,多次避免了戰爭的發生。孟子在與諸侯王公交往中不卑不亢,表現出高度的原則,當別人問他為何有這樣的勇氣和膽量時,他回答:「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
(待續)
文章來源:《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