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老鼠倉」炒股案判緩遭抗訴

2014年12月10日財經
【新唐人2014年12月10日訊】(新唐人記者籃彩詳綜合報導)日前,中共最高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對中共廣東省高級法院做出的一項「老鼠倉」炒股案判緩,向中共最高法提出抗訴。

中共《中新網》報導,中共廣東省檢察院12月9日披露,最高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於12月8日討論決定,對原博時精選股票基金經理馬樂,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提出抗訴。

檢方介紹,2014年1月2日,中共深圳市檢察院就馬樂利用未公開信息案,向中共深圳市中級法院提起公訴。

同年3月24日,中共深圳市中級法院一審以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罪,判處馬樂有期徒刑3年,緩刑5年,並處罰金1884萬元,同時對其違法所得1883萬餘元予以追繳。

4月4日,中共深圳市檢察院認為一審判決法律適用錯誤,量刑明顯不當,提出抗訴。中共廣東省檢察院支持抗訴。

10月20日,中共廣東省高級法院終審裁定駁回抗訴,維持原判。中共廣東省檢察院認為終審裁定確有錯誤,於11月27日提請最高檢抗訴。

12月8日,中共最高檢檢委會研究該案,認為本案終審裁定法律適用錯誤,導致量刑明顯不當,決定按審判監督程序向最高法院提出抗訴。

據了解,馬樂在擔任博時精選股票基金經理期間,操控三個股票賬戶,先於、同期或稍晚於博時精選基金賬戶買入相同股票76隻,累計成交金額10.5億餘元,非法獲利1883萬元。

由於交易金額巨大,出生於1982年的馬樂被稱為目前大陸公開審判的最大的「碩鼠」。

第一次庭審中,馬樂當庭流淚認罪,對於指控,沒有表示異議,並提出希望能全額退贓;而且,在案發後,2013年7月17日,馬樂主動到深圳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投案;被認為認罪態度良好,有自首表現,而給予輕判。

據報導,庭審過程中,馬樂的寒門精英背景、家庭的負擔、慈善義舉等辯護詞,令不少聽眾感染流淚。

據了解,馬樂出生於1982年,來自河南農村,2006年從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是一位典型的寒門精英,其畢業後就加入博時基金並快速成長,2011年,年僅29歲就當上基金經理。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