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與腎有關 中醫博士教你食材補腎

2017年10月11日健康
【新唐人北京時間2017年10月11日訊】按照中醫的說法,一個人壽命的長短,主要與腎有關。腎精好比一個人的能源,若貯備充足並節省使用,用的時間就長,就容易長壽。影響一個人健康和壽命的因素有很多,但概括起來,不外乎先天和後天兩個方面。

《人體排寒手冊》作者王長松(台中醫學博士)認為,先天因素主要是指從家族、父母接受的遺傳因素:有沒有長壽的基因,是否有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的遺傳背景,甚至哪個人體系統比較弱等。後天因素則主要是指自己的飲食起居習慣,包括心理情緒、居住環境、工作環境對健康的影響。

有的人雖然沒有先天長壽的基因,但調養得當,同樣能步入長壽者的行列。相反地,即使有長壽的基因,並不意味著就一定能長壽,如果生活調養不當,也可能會早逝。

中醫認為,腎是人的先天之本,腎中所藏的精氣,決定著一個人的生命活力。腎精好比一個人的能源貯備,若能源充足,又用得節省,使用的時間就長,就容易長壽。本來能源匱乏,再不知道節儉,無故耗散,必然就會折壽。

腎中的精氣有兩個來源:一是稟受於父母的先天精氣;另一部分則是在以後的生命活動中,五臟所產生的精氣,主要是脾所化生的精氣。這種後天產生的精氣能夠補充,充實到腎,使腎精用而不竭,生命的活力才能長盛不衰。

大便要暢通:中醫認為「腎司二便」,腎主管大小便的排出。一旦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導致腰痠疲乏,噁心嘔吐。腎氣虧虛,也會引起排便無力,甚至排便時頭昏眼花,多時也不能排出。也有的表現為大便稀溏,夾有不消化食物,伴有腰痠膝軟,頭昏耳鳴。因此,保持大便暢通也是保腎的法寶。

對於腎功能衰竭尿毒症的患者,可藉由溫腎補腎、通便排毒的方法,將蓄積的毒素排出體外。便祕的人,可利用腹部和腎區按摩、飲食調節、中藥調治等方法,通便排毒。中成藥蓯蓉通便口服液(註:蓯蓉具有補腎抗衰老、潤腸通便的功效),可做為老年人腎虛便祕的選擇。一般來說,不要一便祕就服用清熱解毒的中藥,這樣反而容易損傷腎陽。

喝水養腎:水是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充足的水運行到周身,可以帶走人體代謝廢物和毒素。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的負擔,因此喝水是很重要的保腎措施。

喝水需要注意幾件事,一是不要等口渴了才去喝水,而應該定時補充;第二是最好飲用溫開水,太涼的水容易導致寒氣入侵;第三是不喝碳酸飲料,少喝冷飲。

我們無法改變承受自父母的先天精氣,但可以藉由正確的飲食,良好的飲食習慣,來充實氣血,調理脾胃,滋養腎精,達到後天補充先天的效果。

正確的飲食,除了要飲食均衡之外,更要特別吃一些補腎的食物。因黑色入腎,因此大部分的黑色食品都有補腎的作用,例如黑米、黑麥、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香菇、黑棗、烏骨雞、黑海參、紫菜、海帶、桑椹等。

黑色食品的保健功效,與其含有的黑色素類物質有密切關係。黑色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降血脂、美容、抗腫瘤等多種功能。

例如黑米,含有人體必需的十八種胺基酸,富含鐵、鈣、錳、鋅等微量元素和天然色素,經常食用,能對心血管系統產生保護作用,並且有利於兒童發育,能促進產婦虛弱體質的康復。又如黑豆,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黃素、核黃素、黑色素等,維生素E的含量相 當於肉的七倍,這對於防老抗衰、美容養顏、增強活力都有很大作用。

中醫所說的補腎,包括滋養陰精和溫補腎陽兩個方面。藉由補腎,可以改善生殖功能,緩解勞欲過度引起的腰痠、乏力、耳鳴、健忘等症狀,提高抵抗力和耐力。

以下幾種食物,都極具補腎之功,可斟酌食用。

板栗:板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稱,在國外被譽為「人參果」。因其對於腰膝痠軟、食欲不振、小便頻多、慢性腹瀉等症,都有良好效果,藥王孫思邈稱之為「腎果」,尤其適用於腎虛患者。

蝦:蝦的味道鮮美,其味甘而鹹,可壯陽益腎,補精通乳。男性常吃蝦,能達到強身壯體的效果。因此民間有「男蝦女蟹」之說。蝦的種類很多,功效相近,都適用於久病體虛、氣短乏力、腰痠腿軟、不思飲食、房事不佳的患者。

牡蠣:是一種富含微量元素的海產品,性質微寒,可滋陰潛陽、補腎澀精,對遺精、陽痿、盜汗、心慌等虛勞症候有較好的效果。

鵪鶉蛋:鵪鶉蛋是很好的補品,有補益強壯作用,男性經常食用能夠增氣力、壯筋骨。

海馬:海馬性溫,能補腎壯陽,故凡腎陽不足之人都可食用。特別適用於腎陽虛所致的陽痿、不育、多尿、虛喘等症。食用方法是:將海馬焙乾,研細,每日以黃酒送服二至三次,每次一至二克。

韭菜:韭菜不僅是一種質嫩味鮮、營養豐富的蔬菜,還是一味傳統的中藥,有溫中補虛、補腎壯陽的作用,常用以治療脾腎虛寒導致的遺尿、多尿、陽痿、遺精等症。又因含有較多的纖維素,可增加胃腸蠕動,因而能治療習慣性便祕,預防腸癌。

除此之外,常用於補腎壯陽的食物還有枸杞子、花生、松子、葵花子、核桃、荔枝、黑芝麻、黑豆、豬腎、羊肉、海藻等。

(編輯:張信燕/責任編輯:嘉惠)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