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炸彈干擾選舉?美國全面警戒。
距離美國中期選舉只剩13天,卻冒出至少10個可疑炸彈包裹,為這場關鍵選戰蒙上陰霾。
巧的是,這批炸彈包裹的郵寄對象,都與民主黨密切有關,包括奧巴馬、希拉裡、拜登(Joe Biden)等政要,大金主索羅斯(George Soros),明星支持者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i Nero)以及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乍看之下,這批炸彈包裹,顯然要傳達對民主黨的不滿或敵意。
但是,究竟是誰在選舉前夕寄出這些恐怖包裹?目的又是什麼?
第一種可能性,這些包裹是反對民主黨的偏激狂熱分子所寄,寄出炸彈包裹的目的,是想要在選舉前夕給這些政治人物和民主黨一個下馬威,讓他們心生恐懼,放棄參選或停止助選,或阻止他們繼續批評共和黨與川普。
這種可能性目前尚未排除,而包括川普、副總統彭斯、眾議院議長瑞安(Paul Ryan)等共和黨政要也相繼在第一時間發言,譴責任何形式的攻擊與恐怖行動。
不過,如果嫌犯真為打壓民主黨選情,則似乎沒必要寄給鮮少公開露面的索羅斯和德尼羅。並且,嫌犯能夠精準選定這些人物寄送包裹,顯然嫌犯對政治生態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然而,稍微了解美國政治的民眾多數也清楚,距離中期選舉只剩不到兩星期,在此時大規模寄出炸彈包裹,非但無法達成「恐嚇對手」作用,還只會反過來幫對手,讓對手披上「受害者」悲情形象,獲得更多選民的矚目與同情,並取得更高的正當性來猛烈批評共和黨與川普,結果反而親痛仇快。
這種情節曾多次在台灣上演,只要選前中共對台灣某政黨嚴詞批評或施壓恐嚇,該政黨得票率往往就驟然升高,不懂自由社會民情的中共也因此屢被譏為「幫人助選」。
第二種可能,則是某政黨陣營「自導自演」,藉此幫自家政黨製造悲情、向選民「催票」。乍聽之下或有陰謀論意味,但目前也不能排除可能性。
特別是目前現身的這批「炸彈」,本身就疑點重重,啟人疑竇。
曾任職於美國海軍拆彈小組的麥克阿瑟集團(MacArthur Group)總裁湯瑪斯‧索爾(Thomas Sauer)指出,從炸彈的照片來研判,有幾個主要疑點:
1. 正確製作的管式炸彈,鐵管兩頭不會有電線露出。
2. 管式炸彈的計時器,一般都藏在管內,確保完整封閉,計時才不會受影響。
3. 從「炸彈」的招眼外型研判,很可能是故意要讓人們看出這個東西「像炸彈」。
換句話說,若非嫌犯技術粗糙不到位,不然就是嫌犯想要製造的並非殺傷力,而是要用假「詐彈」製造輿論影響力。這樣的輿論影響力,是對共和黨有利還是民主黨?各位可自行思考分析。
此外,CNN在推特上放出自家收到的「炸彈」照片,其攝影光線、角度並不專業,暗處甚多,並非炸彈專家或調查人員的拍攝手法;反而像是媒體人員自行拍下。然而,如果一般人收到疑似炸彈的包裹,第一時間恐怕會選擇逃離現場、報案並儘快疏散眾人,而非冷靜地冒險拍照,甚至還特地擺上一盒紙巾在炸彈旁邊作為比例尺。
還有一個引起廣泛矚目的疑點是,這麼多「炸彈」寄出,卻一個也沒爆炸;甚至包裹還沒接觸到當事人,便已經被輕易看穿,報警處理,登上媒體版面。這似乎反映出,嫌犯並非想要傷人,只是想達成某種「恐嚇」,或者大規模影響輿論與民心的效果。
或許嫌犯曉得,如果炸彈真造成人員傷亡,必將引來聯邦調查局(FBI)全面深入追查到底。倘若事件幕後真有政治預謀、是自導自演,則嫌犯、事件真相與相關集團人員,很可能會被曝光。所以,嫌犯刻意不製造傷亡,可避免在選前招來更多麻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炸彈事件傳出後,CNN等媒體隨即廣泛報導稱,這些收到炸彈包裹的人,都曾經發言批評川普,也曾遭到川普的批評、反擊。其言外之意,是暗示這些人可能因為批評川普而遭到恐嚇報復,同時也藉此將炸彈包裹引來的負面情緒與質疑,順勢推往川普身上。
但從新聞專業角度觀之,如果媒體真能秉持專業規範與倫理,勢必自知這樣的倉促報導必定會引導民眾去質疑川普、反對川普,因此更需謹慎行事,避免誤傷無辜,還可能折損自己的公信力。
然而,CNN等媒體卻在案件基本事實尚未釐清、嫌犯不知何人、動機不知何故的情況下,便急於做出報導向川普「扣帽」,反而凸顯了媒體自己有失操守,甚至懷有特定政治目的。
事實上,不僅已有多位名人在網絡上質疑,這起連環炸彈包裹事件可能是「假新聞、假炸彈」;許多海外華人也熱議此事,質疑炸彈包裹是「自導自演」,甚至稱是「美國版的納粹國會縱火案」。
那麼,某政黨真的有需要「自導自演」炸彈包裹事件,來催出更多選票嗎?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從今年初以來,中期選舉的相關民調中,始終是民主黨領先共和黨,雙方差距一度高達兩位數,因此民主黨頻頻高喊今年選舉將出現「藍色浪潮」(Blue Wave,註:民主黨標誌為藍色)。
然而,在川普的領軍助選下,近期兩黨差距持續縮小,目前緊縮至約6%。多家支持民主黨的媒體與多位名人支持者,也紛紛提出警告,提醒民主黨別把「藍色浪潮」視為理所當然。
此外,近日已有數個州開始「提前投票」(early voting),但初期的投票結果非但沒有出現「藍色浪潮」,反而是共和黨在多個州領先。這項消息,無疑令民主黨陣營憂心。
誠然,雖有動機,未必就會行事。目前這起連環炸彈包裹事件的真相仍有待調查,嫌犯有待追緝,我們暫時無法得出定論。
然而,在某陣營全力阻止保守派的卡瓦諾(Brett Kavanaugh)出任大法官卻以失敗告終後,其黨政要便紛紛鼓動人民騷動,希拉裡要民主黨支持者「不能對共和黨客氣」;前司法部長霍爾德要民主黨人「踹」共和黨;資深眾議員沃特斯(Maxime Waters)更公開鼓勵支持者去挑戰、騷擾川普政府官員們。
隨着選舉日期逼近,炸彈包裹事件乍然驚現;接下來,還有成千上萬來自中美洲的「大篷車移民(caravan migrants)」即將硬闖美國南方邊境,勢必再引發新一輪衝突與爭議,對川普當局帶來衝擊與挑戰。
這一連串事件密集發生,是巧合,還是預謀?這些事件對哪個陣營的選情有利?是否真有「深層政府(Deep State)」勢力,想方設法阻擋川普對美國的新政改革?
答案,留給您來思考、填空,留給時間來驗證。
──轉自《大紀元》(原標題:中期選前驚傳炸彈包裹 是意外或自導自演)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李泉)
距離美國中期選舉只剩13天,卻冒出至少10個可疑炸彈包裹,為這場關鍵選戰蒙上陰霾。
巧的是,這批炸彈包裹的郵寄對象,都與民主黨密切有關,包括奧巴馬、希拉裡、拜登(Joe Biden)等政要,大金主索羅斯(George Soros),明星支持者羅伯特‧德尼羅(Robert Di Nero)以及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乍看之下,這批炸彈包裹,顯然要傳達對民主黨的不滿或敵意。
但是,究竟是誰在選舉前夕寄出這些恐怖包裹?目的又是什麼?
可能情節一:偏激狂熱分子 恐嚇政治人物
第一種可能性,這些包裹是反對民主黨的偏激狂熱分子所寄,寄出炸彈包裹的目的,是想要在選舉前夕給這些政治人物和民主黨一個下馬威,讓他們心生恐懼,放棄參選或停止助選,或阻止他們繼續批評共和黨與川普。
這種可能性目前尚未排除,而包括川普、副總統彭斯、眾議院議長瑞安(Paul Ryan)等共和黨政要也相繼在第一時間發言,譴責任何形式的攻擊與恐怖行動。
不過,如果嫌犯真為打壓民主黨選情,則似乎沒必要寄給鮮少公開露面的索羅斯和德尼羅。並且,嫌犯能夠精準選定這些人物寄送包裹,顯然嫌犯對政治生態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然而,稍微了解美國政治的民眾多數也清楚,距離中期選舉只剩不到兩星期,在此時大規模寄出炸彈包裹,非但無法達成「恐嚇對手」作用,還只會反過來幫對手,讓對手披上「受害者」悲情形象,獲得更多選民的矚目與同情,並取得更高的正當性來猛烈批評共和黨與川普,結果反而親痛仇快。
這種情節曾多次在台灣上演,只要選前中共對台灣某政黨嚴詞批評或施壓恐嚇,該政黨得票率往往就驟然升高,不懂自由社會民情的中共也因此屢被譏為「幫人助選」。
可能情節二:選情告急 某政黨自導自演「悲情牌」
第二種可能,則是某政黨陣營「自導自演」,藉此幫自家政黨製造悲情、向選民「催票」。乍聽之下或有陰謀論意味,但目前也不能排除可能性。
特別是目前現身的這批「炸彈」,本身就疑點重重,啟人疑竇。
曾任職於美國海軍拆彈小組的麥克阿瑟集團(MacArthur Group)總裁湯瑪斯‧索爾(Thomas Sauer)指出,從炸彈的照片來研判,有幾個主要疑點:
1. 正確製作的管式炸彈,鐵管兩頭不會有電線露出。
2. 管式炸彈的計時器,一般都藏在管內,確保完整封閉,計時才不會受影響。
3. 從「炸彈」的招眼外型研判,很可能是故意要讓人們看出這個東西「像炸彈」。
換句話說,若非嫌犯技術粗糙不到位,不然就是嫌犯想要製造的並非殺傷力,而是要用假「詐彈」製造輿論影響力。這樣的輿論影響力,是對共和黨有利還是民主黨?各位可自行思考分析。
此外,CNN在推特上放出自家收到的「炸彈」照片,其攝影光線、角度並不專業,暗處甚多,並非炸彈專家或調查人員的拍攝手法;反而像是媒體人員自行拍下。然而,如果一般人收到疑似炸彈的包裹,第一時間恐怕會選擇逃離現場、報案並儘快疏散眾人,而非冷靜地冒險拍照,甚至還特地擺上一盒紙巾在炸彈旁邊作為比例尺。
還有一個引起廣泛矚目的疑點是,這麼多「炸彈」寄出,卻一個也沒爆炸;甚至包裹還沒接觸到當事人,便已經被輕易看穿,報警處理,登上媒體版面。這似乎反映出,嫌犯並非想要傷人,只是想達成某種「恐嚇」,或者大規模影響輿論與民心的效果。
或許嫌犯曉得,如果炸彈真造成人員傷亡,必將引來聯邦調查局(FBI)全面深入追查到底。倘若事件幕後真有政治預謀、是自導自演,則嫌犯、事件真相與相關集團人員,很可能會被曝光。所以,嫌犯刻意不製造傷亡,可避免在選前招來更多麻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炸彈事件傳出後,CNN等媒體隨即廣泛報導稱,這些收到炸彈包裹的人,都曾經發言批評川普,也曾遭到川普的批評、反擊。其言外之意,是暗示這些人可能因為批評川普而遭到恐嚇報復,同時也藉此將炸彈包裹引來的負面情緒與質疑,順勢推往川普身上。
但從新聞專業角度觀之,如果媒體真能秉持專業規範與倫理,勢必自知這樣的倉促報導必定會引導民眾去質疑川普、反對川普,因此更需謹慎行事,避免誤傷無辜,還可能折損自己的公信力。
然而,CNN等媒體卻在案件基本事實尚未釐清、嫌犯不知何人、動機不知何故的情況下,便急於做出報導向川普「扣帽」,反而凸顯了媒體自己有失操守,甚至懷有特定政治目的。
事實上,不僅已有多位名人在網絡上質疑,這起連環炸彈包裹事件可能是「假新聞、假炸彈」;許多海外華人也熱議此事,質疑炸彈包裹是「自導自演」,甚至稱是「美國版的納粹國會縱火案」。
兩黨選情差距拉近 「藍色浪潮」拉警報
那麼,某政黨真的有需要「自導自演」炸彈包裹事件,來催出更多選票嗎?
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從今年初以來,中期選舉的相關民調中,始終是民主黨領先共和黨,雙方差距一度高達兩位數,因此民主黨頻頻高喊今年選舉將出現「藍色浪潮」(Blue Wave,註:民主黨標誌為藍色)。
然而,在川普的領軍助選下,近期兩黨差距持續縮小,目前緊縮至約6%。多家支持民主黨的媒體與多位名人支持者,也紛紛提出警告,提醒民主黨別把「藍色浪潮」視為理所當然。
此外,近日已有數個州開始「提前投票」(early voting),但初期的投票結果非但沒有出現「藍色浪潮」,反而是共和黨在多個州領先。這項消息,無疑令民主黨陣營憂心。
誠然,雖有動機,未必就會行事。目前這起連環炸彈包裹事件的真相仍有待調查,嫌犯有待追緝,我們暫時無法得出定論。
然而,在某陣營全力阻止保守派的卡瓦諾(Brett Kavanaugh)出任大法官卻以失敗告終後,其黨政要便紛紛鼓動人民騷動,希拉裡要民主黨支持者「不能對共和黨客氣」;前司法部長霍爾德要民主黨人「踹」共和黨;資深眾議員沃特斯(Maxime Waters)更公開鼓勵支持者去挑戰、騷擾川普政府官員們。
隨着選舉日期逼近,炸彈包裹事件乍然驚現;接下來,還有成千上萬來自中美洲的「大篷車移民(caravan migrants)」即將硬闖美國南方邊境,勢必再引發新一輪衝突與爭議,對川普當局帶來衝擊與挑戰。
這一連串事件密集發生,是巧合,還是預謀?這些事件對哪個陣營的選情有利?是否真有「深層政府(Deep State)」勢力,想方設法阻擋川普對美國的新政改革?
答案,留給您來思考、填空,留給時間來驗證。
──轉自《大紀元》(原標題:中期選前驚傳炸彈包裹 是意外或自導自演)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責任編輯:李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