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CPR是西医的心肺复甦急救法,但你可能不知道,中医也有“CPR急救术”。高龄84岁、被称为“国宝级中医师”的董延龄,曾用它救过许多人。本篇中,他教我们在极短时间内用中医方法急救的秘诀。几年前,我被邀请去美国演讲,在回台湾的飞机上,正穿越太平洋上空时,忽然听到广播上呼叫:“急需医护人员,机上有一位女子昏倒了,请求紧急协助!”我听到后,急忙赶去现场。
到那里时,看到一位女士已经不省人事,两个白人医生站在那里,一个年轻医生似乎不知如何是好,另一个在翻找听诊器之类的东西。我走上前去,说“Let me try”(让我试试),他们就让开了。
我立刻为女士诊断、把脉,发觉她的脉搏很沉、很微弱,研判她是心脏衰弱。我就用徒手急救法,掐左侧腋下胸肌。迅速狠掐3下。不到5秒钟,那人就醒了过来。旁边看着的两位医生、机长和空服员,都惊呆了。
多年来我希望把中医的急救法推广向世界。为什么呢?通常来讲,当人突然休克昏迷,我们都会第一时间送他去医院,这当然是好的。但有一个问题,大医院接到病人,一定要查清病因后,才能进行救治,然而我的一位朋友,在这一两个小时的等待过程中,就去世了。我得知后,心中十分惋惜。如果在那个时候,能先用中医方法救急,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中医急救法,可追溯到两千年前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中医用急救术救人的故事。一天,扁鹊到虢国的时候,正好碰上虢国人要入殓虢国太子丹。围观的人告诉扁鹊,太子丹刚刚过世了。
扁鹊问:“过世多久了?”
对方答:“两、三个钟头。”
扁鹊当下判断,太子丹应当还没有死。他说太子是尸厥之疾,也就是突然休克昏厥了。他当场为太子针灸“三阳五会”,也就是头顶上的“百会穴”。扎了一针之后,太子丹就醒过来了。
中医急救是有久远历史的,不过现在很少人找中医急救了。
“中医的CPR”掐穴急救法,怎么掐?
对中医师来说,你要想急救,就必须懂针灸。中医针灸有“回阳九针”,有起死回生之效。包括九个穴道: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环跳、三里、合谷。
但普通人不会针灸,碰到有人突然休克,也可以用一个方法急救,就是“掐穴急救法”。这个方法,有五大优点:简(简单)、便(方便)、廉(不花钱)、验(灵验)、安(安全)。
掐穴急救法如何操作?一般休克的人是躺着,施救者要站到患者的左边;用右手握住患者的左手手腕, 接着把患者左臂举起来,举到手臂似直非直的角度。
中医急救法“掐穴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中医急救法“掐穴法”的具体操作方法。(视频截图/大纪元合成)
当手高举的时候,腋窝的旁边、靠近胸部的地方,就会浮现出胸小肌,施救者左手的四指扣住患者胸小肌的外侧,剩下的拇指掐住他腋窝的正中间。掐住之后,五根手指用力,向左前方猛地一扯!然后重覆几次用力掐住、用力扯的动作之后,休克的人就会甦醒过来。
掐穴时,施力的大小也有说法。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决定,如果碰到小孩子、老人、瘦弱的人,就不能太用力。
我曾用这个方法救过十七八个人,有人甚至呼吸停止了,也救了回来。
当你碰到有人休克,先打电话叫救护车,等待车到来的同时,就可以实施这个急救法。我有一个朋友,有一天他妈妈突然昏厥,他赶紧叫救护车,然后用我教他的方法,给他妈妈掐,掐了第三下,他妈妈突然开口说:“不要用那么大力嘛,好痛!”救护车来了以后,看他妈妈好端端的没事儿,又空车开回去了。
为什么掐穴急救法能够救人?
中医内经上写着肺主气,也就是说,肺主控着我们身体里所有的气。而我们掐的胸小肌外侧的两个穴位,“云门穴”和“中府穴”,正好是肺经起头的两个穴道,这两个穴道连起来,就好像一条电线一样直接通到肺里。
中医的CPR急救法中所使用的穴位:云门、中府是肺经穴位,极泉穴是心经穴位。(视频截图/大纪元合成)
一般出现休克,就是你快要停止呼吸了,肺没有能量、没有气了,所以这两个穴道按进去以后,就等于在用气管打气一样。一按下去,很快就会有反应。
中医的CPR急救法中所使用的穴位:云门、中府是肺经穴位,极泉穴是心经穴位。
而拇指掐住的腋窝中间的部位,正是“极泉穴”, 它是心经的穴道,直接对着心脏。休克的时候心脏好像也要停了,一按极泉穴,就帮助它运转了。因此,按掐肺经和心经这几个穴位,使心肺都恢复能量,人自然就醒了。所以可称之为中医的心肺复甦术。
中医还有哪些急救方法?
除了刚才谈到的回阳九针、掐穴急救法之外,还有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急救方法,就是“掐人中”,“人中”是督脉的一个穴道。
那天,留美的医学博士毛教授突然昏迷,我就是给他用针扎人中。因为他年纪太大、情况也太危急,扎人中还不够,我再用针往上通,还是不行,就给他在百会穴放血。针灸、掐穴、放血,三招都用了,终于把他救了回来。
后来毛教授就写了一篇文章,他说:这是全世界没有的事情,一个81岁的老人,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把一个86岁的老人救回来,而且没有后遗症。
他说,我查遍了医学史没有这样的纪录,这是全世界的一个急救成功的案例。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陈清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