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由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引发,症状包括发烧、虚弱、头痛。通常在感染一到七天之后就有症状。淋巴腺鼠疫(编者注:又称“腺鼠疫”)会出现淋巴结肿大,败血性鼠疫会导致皮肤变黑且死亡,而肺鼠疫会产生呼吸气短、咳嗽与胸痛。
淋巴腺鼠疫、败血性鼠疫、肺鼠疫都是鼠疫,都是感染鼠疫杆菌,只是表现不同。淋巴腺鼠疫与败血性鼠疫通常是虱子咬,或是与受感染的动物在一起而感染;肺鼠疫通常是由感染者的唾沫呼吸道经由空气传染,诊断是能够在体液或淋巴结、血液、痰液中发现鼠疫杆菌而确诊。
高危险群可接受疫苗注射,会接触到肺鼠疫病患的也可接受预防性的抗生素治疗。如果感染鼠疫,可用抗生素与支持性疗法,抗生素通常用gentamicin合并fluoroquinolone治疗。有治疗的死亡率约10%,而没有治疗的死亡率约70%。
过去全世界每年约有600例通告病例,在2017年,鼠疫患者最多的是刚果共和国、马达加斯加与秘鲁。美国乡下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零星病例。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流行,最着名的是14世纪黑死病大流行,在疾病流行时导致欧亚大陆7,500万至2亿人的死亡,最高峰是在西元1347~1351年。黑死病导致欧洲的宗教、社会、经济剧变,对欧洲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估计黑死病导致欧洲30~60%的人口死亡,花了两百年才使人口回到疾病流行前的水平。在19世纪,黑死病又在欧洲爆发。最近北京、内蒙古也先后出现鼠疫病例。
──转自《大纪元》
(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