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7月06日訊】「我被科技福利寵壞了——高薪、免費食物、遠程工作、健身會員卡、按摩等等。」31歲的Jean Kang告訴《商業內幕》,然而,當她意識到自己為一份工作而拼命時,她選擇了辭職。
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之後價格持續高漲,人們似乎比任何時候都渴望一份高薪工作,尤其是年輕人。
根據Zillow最近的一份報告,目前美國買房人的收入需要比疫情之前增加80%。根據理財服務公司Bankrate的一項新調查,每年賺取18.6萬美元以上才能實現財務安全感。目前,只有6%的美國成年人能賺到這麼多錢。
然而,六位數的薪水雖然誘人,但伴隨而來的可能是極其繁重的工作量和更高的風險,以至於在某些情況下,員工不得不在高薪和心理健康之間做出選擇。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採訪了三位高薪人士,他們在職業生涯之初都渴望在自己的行業中施展拳腳,但很快就因「壓力山大」而幻滅。最終,他們都因爲心理健康問題而辭去了年薪六位數的工作。
被公司「奮鬥文化」壓垮
31歲的Jean Kang在大科技公司從事過不同的工作,起初她很喜歡6位數薪水帶來的福利享受。「我被每個職位的科技福利寵壞了——高薪、免費食物、遠程工作、健身會員卡、按摩等等。」她告訴《商業內幕》,然而,工作場所的「奮鬥文化」(hustle culture)讓她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她必須超額完成任務並超越競爭對手才能「生存」下來。
Kang說,當她意識到自己在爲一份工作而拼命,而這份工作最終只是讓大公司賺更多錢時,她感到很掙扎。
2023年,在經歷一次大規模裁員後,Kang選擇永遠離開了年薪30萬的大科技公司,成為一名遠程工作的全職內容創作者和職業教練。
「我現在工作30到40個小時,有時週末也工作,但這不是因為我必須工作,而是我想工作。」Kang說,爲自己打工後,她之前的焦慮和「週日恐懼症」全都消失了。
患上工作恐慌症
28歲的Eric Yu告訴《商業內幕》,他在臉書(Facebook)工作的頭兩年,還是一名樂觀的應屆畢業生,對從事技術工作感到興奮。但是,隨著新鮮感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焦慮。他不但要在漫長的工作日緊張編碼,還要熬夜完成任務,就是這樣仍無法避免工程師嚴厲的批評。
最終,他不堪重負,恐慌症發作。
「我處在人生的最低谷,每天都像在煎熬: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不知道為什麼還要工作。」Yu說,直到老闆對他的工作成果提出嚴重質疑,他才下決心辭去技術工作。
「我知道離開一份年薪37萬美元的工作聽起來很瘋狂,而且在Meta工作一輩子本可以確保財務安全,但我知道這不適合我。」他說,他現在通過house hacking(自住房以租養貸)的方式賺取被動收入,並利用多餘的時間來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辭去麥肯錫工作
一名出於隱私考慮而選擇匿名的麥肯錫前員工告訴《商業內幕》,他知道自己的助理職位會很辛苦。不過,他還是願意堅持下去,以磨練自己的分析能力。然而,他沒有想到,他的工作會如此耗費心力:缺乏指導、標準極高、同事刻薄,伴隨著這一切的是可怕的16小時輪班。
「而且工作強度很大——我沒有離開過辦公桌,忘記了吃飯。」他說,自己「幾乎不記得上廁所」,體重銳減。
一年後,他到了崩潰的邊緣。「我實在做不下去了。」他說,儘管他的薪水高達20萬美元,但他最終還是決定辭去麥肯錫的工作,專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離開工作崗位後,他發現自己很難照顧自己,甚至連出門都很困難,可見他的病情有多嚴重。
辭職一年後,他的心理健康得到了改善,已經準備好重返職場。但這次找工作,他「在尋找那些關心員工、重視包容性、尊重每一個人的公司」。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