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

2013年01月20日民风民俗
【新唐人2013年1月18日讯】中华民族传统的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古代也称“蜡月”。腊月是过年的前奏曲,有着丰富的内容。首先从喝腊八粥开始,然后人们要扫房、请香、 祭灶、封印、写春联、办年货、“过小年”,直到除夕夜。广义地说,过年从喝腊八粥就开始了,一直要过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民间有“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的民谣,而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就是一年一度的“腊八节”。2013年的腊八节是1月19日。

腊,在远古时代的周王朝时是一种祭礼的名称,“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 到南北朝时期,农历十二月初八被正式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在这个节日里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据史料中记载,古时腊日的习俗除祀神祭祖之外,还有“傩”。傩是一种驱逐疫鬼的仪式。表演者一般头戴面具装成金刚、力士、方相等,持刀执钺,众人击鼓呼噪,以逐除厉鬼、疫病,这也叫做腊鼓驱疫,传说能保小孩平安健康。后来在民间转换了形式,变成吃炒豆、炒麦等, 无论豆、麦,要炒熟炒爆,然后让小孩吃一些,叫“咬鬼”。

古人还有在腊八这天擂起大鼓以为为庆祝的风俗,“腊鼓鸣,春草生”的童谣流传至今,现在中国濮阳一带的许多村落仍然传承着这种古俗。


民间有腊八煮粥食粥的风俗。(网络图片)


腊月初八这天喝腊八粥的习俗,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节这一天,不论富人还是穷人,家家都要喝腊八粥。民间传说,腊八粥也叫“防风粥”,喝了这粥可以御寒。至于腊八粥的起源,一般认为源自佛教,所以也叫“佛粥”。

据说,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修苦行多年, 饿得骨瘦如柴。此时遇见一位牧女,送给他乳糜充饥。释迦牟尼食粥后体力恢复,坐于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因而,腊月初八这一天成为佛教的“佛成道节”,各寺院的佛教徒在这一天都要以各色大米、小米加各种干果煮粥敬佛,然后施舍给穷人或尊崇佛教的善男信女们,此粥即腊八粥。


腊月初八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悟成佛的日子。(网络图片)


史料记载,清代雍和宫的腊八盛典极为隆重。至今雍和宫内还有一口直径为2米,深1.5米的古铜大锅,重约4吨,据称就是专用来熬腊八粥的。当时熬煮腊八粥的食材包括上等奶油、羊肉丁、五谷杂粮以及各种干果等。初七清晨,皇帝专派一名监粥大臣雍和宫下令生火,并一直监视整个熬粥的过程,一直到初八凌晨粥全部熬好为止。这时皇帝派来的供粥大臣率领文武百官开始在佛前供粥,宫灯照耀、香烟袅袅、鼓乐齐鸣、众喇嘛进殿念经,随后把粥献给宫廷,同时装罐密封,用快马送往承德行宫和全国各地。直到天亮以后舍粥完毕,盛典才告结束。


色香味美的腊八粥(网络图片)


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因此,历代“腊八粥”又被叫作“七宝粥”、“五味粥”等等名称。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越来越多的腊八粥已发展成具有地方风味的特色小吃。

关于腊八粥的配料、制作、食法多种多样,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有详尽的描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等以作点染。每至腊月初七,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食之不仅清香甜美,而且能畅胃气,生津液。

民间传统的腊八粥还讲究选用八种主料、八种佐料来熬制,以与腊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


腊八粥食材(网络图片)


通常来说,腊八粥的主料以豆米为大宗。豆类有红豆、绿豆、豇豆、豌豆、蚕豆及各色莲豆等等。米类有小米、大米、黄米、粳米、江米、稗米、小麦、燕麦、玉米、高粱等等。根据喜好和习惯选用。腊八粥的佐料则包括桃脯、杏脯、核桃仁、枣泥、栗子、柿子、瓜子、莲子、花生、榛子、松子、果脯、梨干、琐琐葡萄、白糖、玫瑰等,可根据各地的民俗随意选用搭配。这样八主八佐的食材熬制的腊八粥,色泽斑斓,味道极佳,吃时绵软香甜而又不糊口。

应该注意的是,传统的观念认为,熬煮腊八粥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圆为食材,用之则伤味。

此外,在中国大陆民间还有一些独具地方特色的腊八食品,如安徽黔县的民间风味特产“腊八豆腐”、 华北地区的“翡翠碧玉腊八蒜”等。


翡翠碧玉腊八蒜(网络图片)